(14分)(1).將質(zhì)量比為14 :15的N2和NO混合,則混合氣體中N2和N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氮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________。
(2).同溫同壓下,質(zhì)量相同的五種氣體: ① CO2 ② H2 ③ O2 ④ CH4 ⑤ SO2
所占的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序號,下同)_________________;
密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V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 ag,取V/4mL溶液稀釋到VmL,則稀釋后溶液中的SO4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單位為mol/L)______________。
(4).有一質(zhì)量為mg,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M的某種強堿M (OH)2,在一定溫度下,完全溶解在水中得到VmL飽和溶液,若此溶液的密度為ρg/cm3,則該溶液中O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
(1)1:1;3:1
(2) ②④③①⑤;⑤①③④②;
(3)125a/9v mol/L
(4)2000m/MV mol/L;m/pv
【解析】
試題分析:(1)質(zhì)量比為14 :15的N2和NO,則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4/28:15/30=1:1;根據(jù)化學式的不同,二者的N原子數(shù)之比是2:1;
(2)質(zhì)量相同時,摩爾質(zhì)量小的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大,相同條件下占有的體積大,所以所占的體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②④③①⑤;質(zhì)量相同時,體積大的密度小,所以密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⑤①③④②;
(3)V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 ag,,則鋁離子的濃度是1000a/27/Vmol/L=1000a/27Vmol/L,所以硫酸根離子的濃度是鋁離子濃度的3/2倍,即500a/9Vmol/L;取V/4mL溶液稀釋到VmL,溶液的體積擴大為原來的4倍,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所以硫酸根離子的濃度變?yōu)樵瓉淼?/4,所以稀釋后溶液中的SO4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500a/9Vmol/L/4=125a/9v mol/L;
(4)mg強堿的物質(zhì)的量是m/Mmol,則氫氧根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是該強堿物質(zhì)的量的2倍,即2m/Mmol,溶液體積是VmL,所以氫氧根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2m/Mmol/(V×10-3)L=2000m/MVmol/L;該溶液的質(zhì)量是ρg/cm3×VmL=ρVg,所以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m/ρV。
考點:考查物質(zhì)中微粒數(shù)的判斷,離子濃度的計算,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與質(zhì)量分數(shù)的計算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溫州市十校聯(lián)合體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H2O中加入等物質(zhì)的量的Ag+、Na+、Ba2+、NO3-、SO42-、Cl-,該溶液在惰性電極的電解 槽中通電片刻后,氧化產(chǎn)物和還原產(chǎn)物的質(zhì)量比是
A.1:2 B.8:1 C.35.5:108 D.108:3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二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6分)實驗室用50 mL 0.50 mol·L-1鹽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下圖所示裝置進行測定中和熱的實驗,得到表中的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 | 起始溫度t1/℃ | 終止溫度t2/℃ | |
鹽酸 | NaOH溶液 | ||
1 | 20.2 | 20.3 | 23.7 |
2 | 20.3 | 20.5 | 23.8 |
3 | 21.5 | 21.6 | 24.9 |
試完成下列問題:
(1)實驗時用環(huán)形玻璃棒攪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用銅絲攪拌棒代替環(huán)形玻璃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經(jīng)數(shù)據(jù)處理,t2—t1=3.4 ℃。則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ΔH=________[鹽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 g·cm-3計算,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比熱容(c)按4.18 J·(g·℃)-1計算]。
(3)若將NaOH溶液改為相同體積、相同濃度的氨水,測得中和熱為ΔH1,則ΔH1與ΔH的關(guān)系為:ΔH1________ΔH(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二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用來表示物質(zhì)變化的化學用語中,正確的是。
A.用惰性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時,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Cl--2e-===Cl2↑
B.氫氧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式:O2+2H2O+4e-===4OH-
C.粗銅精煉時,與電源正極相連的是純銅,陽極反應式為Cu-2e-===Cu2+
D.鋼鐵發(fā)生電化學腐蝕的正極反應式:Fe-2e-===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二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化學反應A2(g)+B2(g)===2AB(g)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熱量
B.該反應熱ΔH=+(a-b)kJ·mol-1
C.該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D.斷裂1 mol A—A和1 mol B—B鍵,放出a kJ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一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不同的無色溶液進行如下操作,結(jié)論正確的是
| 操作 | 現(xiàn)象 | 結(jié)論 |
A | 滴加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42- |
B | 滴加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Cl― |
C | 用潔凈鉑絲蘸取溶液進行焰色反應 | 火焰呈黃色 | 原溶液中有Na+、無K+ |
D | 滴加稀NaOH溶液,將濕潤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 | 試紙不變藍 | 原溶液中無N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一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單位體積的稀溶液中,非揮發(fā)性溶質(zhì)的分子或離子數(shù)越多,該溶液的沸點就越高。則下列溶液沸點最高的是
A.0.01 mol·L-1的蔗糖溶液 B.0.01 mol·L-1的CaCl2溶液
C.0.02 mol·L-1的NaCl溶液 D.0.02 mol·L-1的CH3CO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用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 H2SO4溶液進行中和熱的測定。
Ⅰ.配制0.50 mol/L NaOH溶液
若實驗中大約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則至少需要稱量NaOH固體________g。
Ⅱ.測定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寫出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表示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和熱數(shù)值57.3 kJ/mol):________ 。
(2)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①請?zhí)顚懴卤碇械目瞻祝?/p>
②近似認為0.50 mol/L NaOH溶液和0.50 mol/L H2SO4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 J/(g·℃)。則中和熱ΔH=________(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
③上述實驗結(jié)果的數(shù)值與57.3 kJ/mol有偏差,產(chǎn)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
b.在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shù)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燒杯中
d.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H2SO4溶液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浙江省東陽外國語學校高二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有關(guān)上述溶液的比較中,不正確的是
A.水電離的c(H+):①=②=③=④
B.將②、③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體積:②>③
C.等體積的①、②、④溶液分別與足量鋁粉反應,生成H2的量:②最大
D.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