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圖示的中國古代發(fā)明,其制作過程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
A.糧食釀酒B.絲線織綢C.活字印刷D.陶泥拉坯
A.AB.BC.CD.D

分析 變化過程中無新物質生成的為物理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為核心變化,據(jù)此分析判斷選項.

解答 解:A.糧食釀酒有新物質醋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A正確;
B.絲線織綢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
C.活字印刷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
D.陶泥拉胚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考點考查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基礎性比較強,只要抓住關鍵點: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問題就很容易解決.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高爐煉鐵的主要反應為:3CO(g)+Fe2O3(s)?3CO2(g)+2Fe(s),已知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溫度/℃100011501300
平衡常數(shù)4.03.73.5
A.增加Fe2O3固體可以提高CO的轉化率
B.減小容器體積既能提高反應速率又能提高平衡轉化率
C.該反應的正反應△H<0
D.當容器內(nèi)氣體密度恒定時,不標志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新型固體LiFePO4隔膜電池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可減緩大氣污染.電池反應為FePO4+Li$?_{充電}^{放電}$LiFePO4,電解質為含Li+的導電固體,且充、放電時電池內(nèi)兩極間的隔膜只允許Li+自由通過而導電.該電池放電時Li+向 極移動正(填“正”或“負”),正極反應式為FePO4+Li++e-=LiFe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101kPa、25℃時,1.0g乙烷氣體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時,放出熱量52.0kJ,則乙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A.C2H6(g)+$\frac{7}{2}$O2(g)═2CO2(g)+3H2O(l)△H=-1560kJ•mol-1
B.2C2H6(g)+7O2(g)═4CO2(g)+6H2O(g)△H=-1560kJ•mol-1
C.C2H6(g)+$\frac{7}{2}$O2(g)═2CO2(g)+3H2O(l)△H=-52.0kJ•mol-1
D.2C2H6(g)+7O2(g)═4CO2(g)+6H2O(l)△H=+3120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CuCl2溶液與 Fe 的反應:Cu2++Fe═Cu+Fe3+
B.氯氣與水反應:Cl2+H2O?H++Cl-+HClO
C.氫氧化鋁溶液與鹽酸的反應:OH-+H+=H2O
D.水垢中的CaCO3用CH3COOH溶液除去:CaCO3+2H+═Ca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為了強化安全管理,從油庫引進一臺空氣中汽油含量的測量儀,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用強酸性溶液作電解質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石墨電極作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B.鉑電極的電極反應式:C8H18+16H2O-50e-═8CO2↑+50H+
C.H+由質子交換膜左側向右側遷移
D.每消耗5.6LO2,電路中通過1 mol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汽車劇烈碰撞時,安全氣囊中發(fā)生反應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產(chǎn)物比還原產(chǎn)物多1.75mol,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1.25 mol
B.生成42.0 L N2(標準狀況)
C.有0.250 mol KNO3被氧化
D.被還原的N原子的物質的量為3.7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鉛蓄電池在充電過程中,正、負極質量都增大
B.標準狀況下,22.4 L CCl4和CH2O的混合物中含有6.02×1023個碳原子
C.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釋,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均減小
D.將CH3COONa溶液從20℃升溫至30℃,溶液中醋酸根離子濃度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在無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K+、Cu2+、SO42-、Cl-B.Na+、H+、Cl-、CO32-
C.H+、Ba2+、Cl-、NO3-D.K+、Fe2+、O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