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相應實驗,裝置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用圖a所示裝置驗證H2在Cl2中燃燒的實驗現象
B. 用圖b所示裝置從飽和食鹽水中提取氯化鈉
C. 用圖c所示裝置探究氧化性:KMnO4>Cl2>I2
D. 用圖d所示裝置分解MgCl2·6H2O獲取MgCl2
【答案】C
【解析】
A. 氯氣的密度大于空氣密度,盛有氯氣的集氣瓶應該正放;B.蒸發(fā)氯化鈉溶液應該用蒸發(fā)皿而不是坩堝;C.高錳酸鉀氧化氯離子變?yōu)槁葰?/span>,氯氣氧化碘離子變?yōu)榈?/span>;D. MgCl2·6H2O受熱發(fā)生水解。
A.氯氣的密度大于空氣密度,因此盛有氯氣的集氣瓶應該正放,A錯誤;B.從溶液中獲得NaCl晶體采用蒸發(fā)結晶方法,應該用蒸發(fā)皿蒸發(fā)氯化鈉溶液,坩堝用于灼燒固體,故B錯誤;C.高錳酸鉀與濃鹽酸反應生成氯氣,說明氧化性KMnO4>Cl2;生成的氯氣能夠把碘離子氧化碘單質,氧化性Cl2>I2,結論正確,C正確;D. MgCl2·6H2O受熱后發(fā)生水解,不能得到MgCl2固體,D錯誤;正確選項C。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標準狀況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數為NA
B. 標準狀況下,22.4LCO2和O2混合氣體中含氧原子數為2NA
C. 常溫常壓下,7.8g Na2O2固體中含有的陰離子數為0.2 NA
D. 物質的量濃度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個數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氰化鈉(NaCN)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業(yè)上有許多用途。NaCN有劇毒,含氰廢水的工業(yè)處理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Ka(HCN)< Ka(CH3COOH),[Ag(CN)2]-(aq)Ag+(aq)+2CN-(aq)。
(1)氰化鈉遇水會產生劇毒氫氰酸,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時,CH3COOH中水電離出的c(H+)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HCN中水電離出的c(H+)。
(2)向發(fā)生塔中通入水蒸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池中,C1O2可將CN-氧化。且產生兩種無毒氣體,當反應過程中轉移了 6.02×1023個電子時,生成標準狀況下氣體的總體積是_____________L。
(4)氧化池中,也可用H2O2代替C1O2,反應后生成一種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和一種常見的酸式鹽,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電鍍廠電鍍銀時需要降低鍍層金屬的沉積速率,使鍍層更加致密。若電解液使用Na[Ag(CN)2]溶液,則陰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釋工業(yè)電鍍中使用氰離子(CN-)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標準狀況下的aLHCl(g)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鹽酸密度為bg/cm3,則該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能源可分為一級能源和二級能源,自然界中以現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稱為一級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間接制取的能源稱為二級能源。氫氣就是一種高效而沒有污染的二級能源。據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天然氣是二級能源B. 石油是二級能源
C. 煤是一級能源D. 焦爐煤氣是一級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安全是順利進行實驗及避免傷害的保障.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不是從實驗安全角度考慮的是( )
A. 操作①:使用稍浸入液面下的倒扣漏斗檢驗氫氣的純度
B. 操作②:使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時,振蕩后需打開活塞使漏斗內氣體放出
C. 操作③:吸收氨氣或氯化氫氣體并防止倒吸
D. 操作④:用食指頂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