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某烴含有一個碳碳三鍵,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后,產(chǎn)物結構簡式為,則該烴的可能的結構有幾種(  )
A.4種B.3種C.2種D.1種

分析 加成反應指有機物分子中的不飽和鍵斷裂,斷鍵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相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
根據(jù)加成原理采取逆推法還原C≡C,烷烴分子中相鄰碳原子上至少均帶2個氫原子的碳原子間是對應炔烴存在C≡C三鍵的位置.
還原三鍵時注意:先判斷該烴結構是否對稱,如果對稱,只考慮該分子一邊的結構和對稱線兩邊相鄰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對稱,要全部考慮,然后各去掉相鄰碳原子上的2個氫原子形成三鍵.

解答 解:根據(jù)炔烴與H2加成反應的原理,推知該烷烴分子中相鄰碳原子上均帶2個氫原子的碳原子間是對應炔存在C≡C的位置.該烷烴的碳鏈結構為,3號碳原子上無H原子,5號碳原子上有1個H原子,故3號和5號碳原子均不能與相鄰的碳原子形成C≡C,能形成三鍵位置有:1和2之間;6和7之間,8和9之間,6和7與8和9形成的碳碳三鍵位置相同,故該炔烴共有2種.
故選C.

點評 本題以加成反應為載體,考查同分異構體的書寫,理解加成反應原理是解題的關鍵,采取逆推法還原C≡C,注意分析分子結構是否對稱,防止重寫、漏寫,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某同學在試管中用一定量的鐵片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得到產(chǎn)生氫氣的體積隨時間變化的圖象(b).若鐵的用量不變,改變一個反應條件,得到圖象(a).則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
A.向試管中滴加少許硫酸銅溶液B.在反應過程中對試管加熱
C.用鐵粉代替鐵片D.用98%的濃硫酸代替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X、Y、Z、W、R是短周期中的五種元素,其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W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X為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是短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Z單質是生活應用廣泛的常見金屬單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Y>XB.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R>W(wǎng)
C.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X>W(wǎng)D.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的劇烈程度:Z>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化學用語正確的是(  )
A.CH4的比例模型:B.乙醇的結構簡式C2H6O
C.乙炔分子式:HC≡CHD.丙酸的鍵線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有機反應類型判斷不正確的是( 。
A.ClCH2CH2Cl+2CH3NH2→CH3NHCH2CH2NHCH3+2HCl 取代反應
B.+CH${\;}_{{\;}_{3}}$CH2OH→加成反應
C.HOCH2CH2CH2OH$\stackrel{濃硫酸}{→}$+H2O消去反應
D.nCH2=O$\stackrel{一定條件}{→}$加聚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戊、己的單質都是金屬
B.乙、丙、丁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依次增強
C.庚的氧化物不能和丁的氫化物反應
D.己的氧化物能分別與戊和辛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表中,對有關除雜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
物質      雜質方法
A乙烷乙烯一定條件下與H2反應使乙烯轉化為乙烷
B乙炔H2S通入CuSO4溶液的洗氣瓶洗氣
C溴苯Br2加NaOH溶液后分液
D工業(yè)酒精H2O(轉為無水酒精)加入生石灰,蒸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現(xiàn)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質或原子結構如表:
元素編號元素性質或原子結構
T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內(nèi)層電子總數(shù)少4
X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
Y與氫形成的氣態(tài)化合物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0.76g•L-1
Z元素最高正價與負價的絕對值之差是6
(1)元素X的一種同位素可測定文物年代,這種同位素的符號是146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 IVA族.
(2)元素Y與氫元素形成一種離子YH4+,寫出該離子與Z離子形成化合物的電子式
(3)寫出元素X、T形成的化合物XT2的電子式
(4)元素Z與元素T相比,非金屬性較強的是Cl(用元素符號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證明這一事實的是b、d、e(填序號)
a.常溫下Z的單質和T的單質狀態(tài)不同
b.Z的氫化物比T的氫化物穩(wěn)定
c.一定條件下Z和T的單質都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d.與鐵加熱,Z生成三價鐵,T生成二價鐵
e.T原子與Z原子電子層數(shù)相同,Z原子半徑小于T原子
(5)T的低價氧化物通入Z單質的水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Cl2+2H2O=2HCl+H2SO4
(6)分別用電子式表示Z與鎂元素、Y與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肼為無色油狀液體,主要用作火箭和噴氣發(fā)動機的燃料之一,通常由水合肼(N2H4•H2O)脫水制得.常壓下,水合肼可以和水形成共沸物,具有極強的還原性,易被氧化成N2.某探究小組通過查閱文獻,利用尿素制取水合肼.反應原理如下: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實驗一:制備NaClO溶液(基本裝置如圖1所示)
(1)寫出裝置a中所發(fā)生的離子反應方程式:MnO2+4H++2Cl-$\frac{\underline{\;\;△\;\;}}{\;}$Mn2+Cl2↑+2H2O;
(2)某同學認為用上述方法制備的Cl2含有HCl雜質,直接通入NaOH會引入新雜質.這種說法是否正確不正確 (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為因為Cl2+2NaOH=NaClO+NaCl+H2O,反應生成NaCl,不會引入雜質 (結合方程式說明).
實驗二:制取水合肼(基本裝置如圖2所示,夾持、冰水浴等裝置均省略)
稱取一定質量尿素配成溶液倒入三頸燒瓶,并將三頸燒瓶置于冰水浴中.將裝置b中所制得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并緩慢滴入三頸燒瓶中.然后急速升溫,在102~103℃反應5min.充分反應后,加熱蒸餾三頸燒瓶內(nèi)的溶液,收集108~ll4℃餾分.
(3)采用“緩慢滴入”的原因是防止NaClO過量將水合肼氧化;溫度計A和B均是用來控制加熱溫度的,其中A的溫度控制范圍為108~ll4℃.
實驗三:測定餾分中水合肼的質量分數(shù)(基本步驟如下)
a.稱取餾分5.000g,加入適量NaHC03固體,配制成100mL溶液.
b.移取10.00mL上述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10mL水和2-3滴淀粉溶液,搖勻.
c.用0.2000mol•L-1碘的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現(xiàn)藍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消失.滴定過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記錄消耗碘的標準溶液的體積.
d…
(4)滴定時,碘的標準溶液盛放在②中(選填圖3中“①”或“②”);
(5)水合肼與碘的標準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2H4•H2O+2I2=N2+4HI+H2O;
(6)若滴定消耗碘的標準溶液的體積平均為18.00mL,餾分中水合肼的質量分數(shù)為18.00%(保留四位有效數(shù)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