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某;瘜W小組學生利用如圖所列裝置進行“鐵與水反應”的實驗,并進行了其他有關實驗.(圖中夾持及尾氣處理裝置均已略去)
(1)裝置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是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溫\;}}{\;}$Fe3O4+4H2
(2)裝置E中的現(xiàn)象是黑色氧化銅變紅,玻璃管右端出現(xiàn)無色液滴.
(3)停止反應,待B管冷卻后,取其中的固體,加入過量稀鹽酸充分反應,過濾.
①欲檢驗溶液中含有Fe3+,選用的試劑為硫氰化鉀(KSCN),現(xiàn)象是溶液變紅.
②該實驗小組同學用上述試劑沒有檢測到Fe3+,用離子方程式解釋濾液中不存在Fe3+可能的原因:2Fe3++Fe=3Fe2+
③在此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高錳酸鉀褪色,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5Fe2++MnO4-+8H+=5Fe3++Mn2++4H2O.

分析 (1)B中Fe與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
(2)E中氫氣還原CuO生成Cu、水;
(3)B中固體為四氧化三鐵、Fe,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氯化亞鐵,若Fe過量只有亞鐵離子,檢驗鐵離子選擇KSCN溶液,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1)裝置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是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溫\;}}{\;}$Fe3O4+4H2,故答案為:3Fe+4H2O(g)$\frac{\underline{\;高溫\;}}{\;}$Fe3O4+4H2;
(2)E中氫氣還原CuO生成Cu、水,則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黑色氧化銅變紅,玻璃管右端出現(xiàn)無色液滴,故答案為:黑色氧化銅變紅,玻璃管右端出現(xiàn)無色液滴;
(3)①欲檢驗溶液中含有Fe3+,選用的試劑為硫氰化鉀(KSCN),現(xiàn)象是溶液變紅,故答案為:硫氰化鉀(KSCN);溶液變紅;
②該實驗小組同學用上述試劑沒有檢測到Fe3+,用離子方程式解釋濾液中不存在Fe3+可能的原因為2Fe3++Fe=3Fe2+,故答案為:2Fe3++Fe=3Fe2+
③在此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高錳酸鉀褪色,亞鐵離子具有還原性,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Fe2++MnO4-+8H+=5Fe3++Mn2++4H2O,
故答案為:5Fe2++MnO4-+8H+=5Fe3++Mn2++4H2O.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性質實驗,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發(fā)生的反應及實驗技能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離子的檢驗及性質,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二氧化氯(ClO2)能凈化有毒廢水中的氰化鈉(NaCN),生成NaCl、CO2和N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被氧化的元素是氯元素
B.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l:1
C.消耗l mol還原劑,轉移5 mol電子
D.凈化1 L含CN-1.04 mg•L-1的廢水,理論上需用2×l0-5mol C1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用50mL 0.50mol/L鹽酸與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實驗裝置,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用品是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2)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偏。ㄌ睢捌蟆薄ⅰ捌 被颉盁o影響”).
(3)實驗過程中倒入NaOH溶液的正確操作是c.
a.沿玻璃棒緩慢倒入   b.分多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4)實驗中改用55mL 0.50mol/L鹽酸與55mL 0.55mol/L 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的中和熱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在一定溫度下,發(fā)生反應:Fe2O3(s)+3CO(g)?2Fe(s)+3CO2(g).已知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如下表:
溫度/℃100011501300
平衡常數(shù)64.050.742.9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frac{{c}^{3}(C{O}_{2})}{{c}^{3}(CO)}$,△H<0(填“<”、“>”或“=”)
(2)欲提高上述反應中CO的平衡轉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B.
A.提高反應溫度                    B.移出部分CO2
C.加入合適的催化劑                D.減小容器的容積
(3)在一個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1000℃時加入Fe、Fe2O3、CO、CO2各1.0mol,反應經過10min后達到平衡.求該時間范圍內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v(CO2)=0.006 mol•L-1•min-1,CO的平衡轉化率為60%.
(4)1000℃時,在(2)的平衡體系中,各加0.5molCO和0.5molCO2,v>v(填“<”、“>”或“=”),平衡向正向移動(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在537℃、1.01×105Pa時,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X和3mol Y,此時容積為V L.保持恒溫恒壓,發(fā)生反應X(g)+3Y(g)?2Z(g),達到平衡時,平衡混合氣體中Z的體積分數(shù)為0.5.
(1)達到平衡時,X的轉化率約為66.7%.當反應達到平衡后,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再通入1mol X和3mol Y的混合氣體,請在右圖中畫出正(v)、逆(v)反應速率隨時間t變化的示意圖.
(2)保持上述溫度和壓強恒定不變,若向容器中只充入4mol Z,則反應達到平衡時,平衡氣體中Y 的體積分數(shù)為37.5%,容器的容積為$\frac{4V}{3}$L.
(3)若另選一容積固定不變的密閉容器,仍控制溫度不變,使2mol X和6mol Y反應,達到平衡時平衡氣體中Z的體積分數(shù)仍為0.5,則該密閉容器的容積為$\frac{4V}{3}$.
(4)若溫度仍為537℃,容器體積保持VL不變(恒容),往其中充入a mol X的b mol Y,使反應達到平衡,這時平衡氣體中Z的體積分數(shù)仍為0.5,體系壓強為1.01×105Pa,若a:b=1:3,則a=1.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將0.050molSO2(g)和0.030molO2(g)放入容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2SO2(g)+O2(g)?2SO3(g)△H<0,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測得c(SO3)=0.040mol/L.
(1)該條件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的數(shù)值為1.6×103,如升高溫度,則K值減。ㄌ睢霸龃蟆、“減小”或“不變”).
(2)在其他條件不變時
①若增大O2的濃度,則SO2的轉化率增大(填“增大”或“減小”);
②若升高溫度,則平衡C(填字母代號);
A.不移動   B.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③欲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且反應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B.(填字母代號)
A.向平衡混合物中充入Ar                B.向平衡混合物中充入O2
C.使用催化劑V2O5                       D.降低反應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甲醇是重要的化學工業(yè)基礎原料和液體燃料.工業(yè)上可利用CO或CO2來生產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備的有關化學反應以及在不同溫度下的化學反應平衡常數(shù)如下表所示:
化學反應平衡常數(shù)溫度(℃)
500800
①2H2(g)+CO(g)?CH3OH(g)K12.50.15
②H2(g)+CO2(g)?H2O (g)+CO(g)K21.02.50
③3H2(g)+CO2(g)?CH3OH(g)+H2O (g)K3
(1)反應②是吸熱(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某溫度下反應①中H2的平衡轉化率(a)與體系總壓強(P)的關系如圖1所示.則平衡狀態(tài)由A變到B時,平衡常數(shù)K(A)=K(B)(填“>”、“<”或“=”).

(3)判斷反應③△H<0;△S<0(填“>”“=”或“<”)
在500℃、2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③,測得某時刻H2、CO2、CH3OH、H2O的物質的量分別為6mol、2mol、10mol、10mol,此時v(正)>v(逆) (填“>”“=”或“<”)
(4)一定溫度下,在3L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②,已知c(CO)與反應時間t變化曲線Ⅰ如圖2所示,若在t0時刻分別改變一個條件,曲線Ⅰ變?yōu)榍Ⅱ和曲線Ⅲ.當曲線Ⅰ變?yōu)榍Ⅱ時,改變的條件是加入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實驗室以苯甲醛為原料制備間溴苯甲醛(實驗裝置如圖,相關物質的沸點見附表).
附表 相關物質的沸點(101kPa)
物質沸點/℃物質沸點/℃
58.81,2-二氯乙烷83.5
苯甲醛179間溴苯甲醛229
其實驗步驟為:
步驟1:將三頸瓶中的一定配比的無水AlCl3、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充分混合后,升溫至60℃,緩慢滴加經濃H2SO4干燥過的液溴,保溫反應一段時間,冷卻.
步驟2:將反應混合物緩慢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中,攪拌、靜置、分液.有機層用10%NaHCO3溶液洗滌.
步驟3:經洗滌的有機層加入適量無水MgSO4固體,放置一段時間后過濾.
步驟4:減壓蒸餾有機層,收集相應餾分.
(1)實驗裝置中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冷凝回流,錐形瓶中的溶液應為NaOH.
(2)步驟1所加入的物質中,有一種物質是催化劑,其化學式為AlCl3
(3)步驟2中用10%NaHCO3溶液洗滌有機層,是為了除去溶于有機層的Br2、HCl(填化學式).
(4)步驟3中加入無水MgSO4固體的作用是除去有機相的水.
(5)步驟4中采用減壓蒸餾技術,是為了防止間溴苯甲醛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中:Na+、Al3+、SO42-、Cl-
B.水電離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
C.$\frac{{k}_{w}}{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Ba2+、Cl-、NO3-
D.與Al反應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