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鐵、鎂、鋁、鋰等金屬都可以用在金屬燃料電池中,電池的基本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池工作時,電子沿M→電解液→Y電極流動 |
B.若M為鋁,溶液的pH將不斷變大 |
C.若M為鎂,電池總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2Mg+O2=2MgO |
D.若M為鐵,則負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為Fe—2e—=Fe2+ |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某鎳鎘電池的電解質(zhì)溶液為KOH溶液,其充、放電按下式進行:Cd + 2NiOOH +2H2O Cd(OH)2 + 2Ni(OH)2,有關(guān)該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充電過程是化學(xué)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過程 |
B.充電時陽極反應(yīng):Ni(OH)2-e- + OH-=" NiOOH" + H2O |
C.放電時負極附近溶液的堿性不變 |
D.放電時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OH-向正極移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用石墨作電極,電解0.1 mol / L下列物質(zhì)的溶液,溶液的pH值保持不變的是
A.HCl | B.NaOH | C.Na2SO4 | D.K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原電池的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該原電池的說法中不正確盼是
A.鐵棒為正極 |
B.銅棒發(fā)生還原反應(yīng) |
C.電流從銅棒經(jīng)外電路流向鐵棒 |
D.鐵棒質(zhì)量減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中X、Y分別是直流電源的兩極,通電后,發(fā)現(xiàn)a極板質(zhì)量增加,b極板處有無色無臭氣體放出,符合這一情況的是
| a極板 | b極板 | X電極 | Z溶液 |
A | 銀 | 鐵 | 正極 | AgNO3 |
B | 石墨 | 石墨 | 負極 | NaOH |
C | 鋅 | 石墨 | 負極 | CuSO4 |
D | 銅 | 石墨 | 負極 | Cu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關(guān)于下列各裝置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① ② ③ ④
A.用圖①裝置精煉銅,a極為粗銅,b為精銅,電解質(zhì)溶液為CuSO4溶液 |
B.圖②裝置的鹽橋中KCl的Cl—移向乙燒杯 |
C.圖③裝置中鋼閘門應(yīng)與外接電源的負極相連獲得保護 |
D.圖④兩個裝置中通過導(dǎo)線的電子數(shù)相同時,消耗負極材料的物質(zhì)的量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鉛蓄電池屬于二次電池。下圖是鉛蓄電池充、放電時的工作示意圖,電解質(zhì)是H2SO4溶液。電池反應(yīng)為:Pb+PbO2+4H++2SO42— 2PbSO4+2H2O
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室用鉛蓄電池作電源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取氯氣,若制得氯氣2.24L,則電池內(nèi)消耗的H2SO4的物質(zhì)的量是0.2mol |
B.K與N相接時,H+向正極區(qū)遷移 |
C.K與M連接時,所用電源的b極為負極 |
D.K與M相接時,陽極附近的pH逐漸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常見的一種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為LiCoO2+6CLi1-xCoO2+LixC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充電時,陽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為Li1-xCoO2+xLi+xe?=LiCoO2 |
B.充電時鋰離子由陰極流向陽極 |
C.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為6C+xLi++xe-=LixC6 |
D.放電時鋰離子由負極流向正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某種可充電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放電時的反應(yīng)為Li1-xCoO2 +LixC6 =" 6C" + LiCoO2,其工作原理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放電時LixC6發(fā)生氧化反應(yīng) |
B.充電時,Li+通過陽離子交換膜從左向右移動 |
C.充電時將電池的負極與外接電源的負極相連 |
D.放電時,電池的正極反應(yīng)為:Li1-xCoO2 + xLi+ + xe?= LiCo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