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含有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是
①CCl4 ②NH3 ③CH4 ④CO2 ⑤N2 ⑥H2O ⑦HF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以上均不對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河北省高三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Zn(OH)2是兩性氫氧化物,和強酸反應時生成Zn2+,跟強堿反應時生成ZnO22-,現(xiàn)有三份等物質的量濃度、等體積的MgCl2、ZnCl2、AlCl3溶液(配制時均加入少量鹽酸),現(xiàn)將一定濃度的NaOH溶液,分別滴入三種溶液中至過量,NaOH溶液的體積x(mL)與生成沉淀的物質的量y(mol)的關系如下圖所示,則與MgCl2、ZnCl2、AlCl3三種溶液一一對應的正確圖象是
A.③②① B.③②④ C.③⑤① D.③⑤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浙江省高三上學期期中測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試液中只可能含有K+、NH4+、Fe2+、Al3+、Cl-、SO42-、CO32-、AlO2- 中的若干種離子,離子濃度均為0.1 mol·L-1。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法確定原試液中是否含有Al3+、Cl-
B.濾液X中大量存在的陽離子有NH4+、Fe2+和Ba2+
C.無法確定沉淀C的成分
D.原溶液中存在的離子為NH4+、Fe2+、Cl-、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銅是過渡元素。化合物中,銅常呈現(xiàn)+1價或+2價。
(1)銅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
(2)右圖為某銅礦晶體結構單元,該銅礦的化學式為 。
(3)已知,銅的第一電離能為746kJ·mol-1,第二電離能為1958kJ·mol-1。請結合核外電子排布相關知識解釋,銅第二電離能遠遠大于第一電離能的原因: 。
(4)對于CuX(X為鹵素)而言,銅與X形成的化學鍵極性越強,對應的CuX的溶解度越大。據此可知,CuCl的溶解度比CuI的溶解度__________(填“更大”或“更小”);
(5)CO、NH3都能提供孤電子對與Cu+形成配合物。Cu+與NH3形成的配合物可表示為[Cu(NH3)n]+。該配合物中,Cu+的4s軌道及4p軌道通過sp雜化接受NH3提供的孤電子對。
①[Cu(NH3)n]+中n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u(NH3)n]+中Cu+與n個氮原子構成的空間結構呈 型;
③[Cu(NH3)n]+溶液可用于吸收合成氨原料氣中的CO,加熱吸收CO后的溶液又將放出CO。加熱分解放出CO的過程中,必須克服微粒間的作用力是 。
(6)+2價銅的氫氧化物難溶于水,但可溶于濃氨水形成配位數為4的配合物。寫出氫氧化銅溶解于濃氨水的離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無錫市四校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如下圖1所示裝置進行探究實驗,以驗證產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飽和性。當溫度迅速上升后,可觀察到試管中溴水褪色,燒瓶中濃H2SO4與乙醇的混合液體變?yōu)樽睾谏?/p>
圖1 圖2
(1)寫出該實驗中生成乙烯的化學方程式 。
(2)甲同學認為:考慮到該混合液體反應的復雜性,溴水褪色的現(xiàn)象不能證明反應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飽和性,其理由正確是 。
a.乙烯與溴水易發(fā)生取代反應
b.使溴水褪色的反應,未必是加成反應
c.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未必是乙烯
(3)乙同學經過細致觀察后試管中另一實驗現(xiàn)象后,證明反應中有乙烯生成,請簡述這種這一實驗現(xiàn)象 。
(4)丙同學對上述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在Ⅰ和Ⅱ之間增加上圖2裝置以除去乙醇蒸氣和SO2,則A中的試劑是 ,B中的試劑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qū)高一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稀 H2SO4與鐵粉反應:2Fe+6H+=2Fe3++3H2↑
B.硫酸銅溶液中加入鐵粉反應:Cu2++Fe=Fe2++Cu
C.氫氧化鋇溶液與稀 H2SO4 反應:Ba2++SO42-=BaSO4↓
D.碳酸鈣與鹽酸反應:CO32-+2H+=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淄博市高二上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燃燒a g乙醇(液態(tài)),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27g液態(tài)水,放出的熱量為Q kJ,則表示乙醇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C2H5OH(1)+3O2(g)=2CO2(g)+3H2O(1); △H = -Q kJ/mol
B.C2H5OH(1)+3O2(g)=2CO2(g)+3H2O(1); △H = -Q/2 kJ/mol
C.1/2 C2H5OH(1)+3/2O2(g)=CO2(g)+3/2H2O(1); △H = -Q kJ/mol
D.C2H5OH(1)+3O2(g)=2CO2(g)+3H2O(1); △H = -2Q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