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關于物質用途的說法,錯誤的是
A.考古時利用14 6C測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B.最輕的金屬Li是制備新一代可充電綠色電池的理想物質
C.金剛砂的成分為SiC,硬度大,用作砂輪的磨料
D.SO2可使食品增白,可用于食品漂白劑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是
A.硅B.玻璃C.二氧化硅D.沙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運用化學反應原理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質具有重要意義。
(1)CO2是一種重要的物質,但其過量排放,可能導致全球氣溫升高。下列措施不能夠有效控制CO2所導致的溫室效應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①大力發(fā)展低碳產業(yè),提倡低碳生活,依法控制CO2的過量排放
②禁止濫砍濫伐,植樹造林,恢復生態(tài)
③開發(fā)利用各種新型能源代替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
④提倡使用脫硫煤、無鉛汽油等清潔燃料
(2)常溫下,碳酸在水中的電離常數Ka1=4.2×10-7,Ka2=5.6×10-11;次氯酸在水中的電離常數Ka =4.7×10-8。寫出84消毒液露置在空氣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具有還原性,某同學設計圖示裝置(固定裝置及膠管略去)驗證CO氣體能否與Na2O2反應。

已知:,則實驗選擇的最簡單的裝置接口連接順序為________;
若CO能夠與Na2O2發(fā)生反應,則預測反應產物為____________。實驗后用球形干燥管中的固體進行驗證可選擇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C(s)+O2(g)=CO2(g),△H="-393.5" kJ·mol -1 ;CO(g)+O2(g)=CO2(g),△H="-283.0" kJ·mol -1,寫出CO2和C(s)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以CO為燃料制作燃料電池,電池的正極通入O2和CO2,負極通入CO,電解質是熔融碳酸鹽,放電時負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使用該電池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取1molNaClO,則理論上需要氧氣的體積為(標準狀況下)________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與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共同特性是(         )
A.耐高溫B.具有電學特性
C.具有生物功能D.質脆、經不起熱沖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證明生石灰中既混有石英又混有石灰石的正確方法有(    )
A.加入過量鹽酸,觀察是否有氣泡冒出
B.加入過量燒堿溶液,觀察是否有固體溶解
C.加熱至高溫,觀察是否有氣泡冒出,是否有硅酸鈣生成
D.先加過量鹽酸攪拌,觀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氣泡出現;若有不溶物則濾出,投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和田玉在我國至少有7000年的歷史,是我國玉文化的主體。和田玉是一種具有鏈狀結構的含水鈣鎂硅酸鹽,某種和田玉的化學成分為Ca2Mg3Fe2(Si4O112(OH)2,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和田玉可與某些酸反應
B.和田玉是一種無機非金屬材料
C.Mg元素的質量分數是Ca元素質量分數的0.9倍
D.其中鐵的化合價為+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美國 lawrece liremore 國家實驗室(LINL)的V·Lota·C·S·You和H·Cynn成功地在高壓下將CO2轉化為具有類似SiO2結構的晶體,下列關于CO2的原子晶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
A.CO2的原子晶體和分子晶體互為同分異構體
B.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為分子晶體是物理變化
C.CO2的原子晶體和分子晶體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D.在CO2的原子晶體中,每一個C原子周圍結合4個O原子,每一個O原子跟兩個碳原子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將過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終出現渾濁的是                   (   )
A.石灰水B.燒堿溶液C.水玻璃D.Ca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對于ⅣA族元素,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該族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
B.它們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都是4,次外層電子數都8
C.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都能和氧化鈣反應
D.該族元素的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