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7.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B處于同一周期,C、D、E同處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個數(shù)比2:l和1:1分別形成兩種離子化合物甲和乙.A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次外層電子數(shù)多3個.E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A、B、C、D的元素符號分別是:AN,BO,CNa,DMg
(2)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ⅡA族,乙物質的化學式是Na2O2
(3)A、B、C、D、E五種元素的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是(用元素符號填寫)O<N<Al<Mg<Na.
(4)E的單質加入到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溶液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Al+2OH-+2H2O═2AlO2-+3H2↑.
(5)常溫下,A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濃溶液能使E的單質鈍化,所以常溫下可以用E的單質所制的容器盛放.常溫下,E的單質與A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稀溶液能夠反應,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l+4H++NO3-=Al3++NO↑+2H2O.
(6)A元素的氫化物和A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之間反應的現(xiàn)象和化學方程式:產(chǎn)生白煙,NH3+HNO3=NH4NO3

分析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逐漸增大,A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次外層電子層多3個,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5,故A為N元素;E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則E為Al;A、B處于同一周期,C、D、E同處另一周期,即A、B處于第二周期,C、D、E處于第三周期,C、B可按原子個數(shù)比2:l和1:1分別形成兩種離子化合物甲和乙,則C是Na元素,B是O元素,甲是Na2O,乙是Na2O2,D的原子序數(shù)介于Na、Al之間,故D為Mg,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逐漸增大,A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次外層電子層多3個,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5,故A為N元素;E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則E為Al;A、B處于同一周期,C、D、E同處另一周期,即A、B處于第二周期,C、D、E處于第三周期,C、B可按原子個數(shù)比2:l和1:1分別形成兩種離子化合物甲和乙,則C是Na元素,B是O元素,甲是Na2O,乙是Na2O2,D的原子序數(shù)介于Na、Al之間,故D為Mg.
(1)由上述分析可知,A、B、C、D的元素符號分別是N、O、Na、Mg,故答案為:N;O;Na;Mg;
(2)D為Mg,處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ⅡA族,乙是Na2O2,故答案為:第三周期ⅡA族;Na2O2;
(3)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徑減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徑增大,故原子半徑:O<N<Al<Mg<Na,故答案為:O<N<Al<Mg<Na;
(4)E的單質為Al,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NaOH,二者反應生成偏鋁酸鈉與氫氣,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為:2Al+2OH-+2H2O═2AlO2-+3H2↑;
(5)A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為硝酸,常溫下,Al在濃硝酸中發(fā)生鈍化現(xiàn)象,所以常溫下可以用E的單質所制的容器盛放.常溫下,Al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鋁、NO與水,反應離子方程式為:Al+4H++NO3-=Al3++NO↑+2H2O,故答案為:鈍化;Al+4H++NO3-=Al3++NO↑+2H2O;
(6)A元素的氫化物為NH3、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為HNO3,二者反應方程式為:NH3+HNO3=NH4NO3,反應的現(xiàn)象為:產(chǎn)生白煙,故答案為:產(chǎn)生白煙;NH3+HNO3=NH4NO3

點評 本題考查位置結構性質關系應用,元素的推斷是答題的關鍵,注意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有一種合成維生素的結構簡式為,對該合成維生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合成維生素有三個苯環(huán)
B.該合成維生素1 mol最多能中和5 mol氫氧化鈉
C.該合成維生素1 mol最多能和含6 mol單質溴的溴水反應
D.該合成維生素可用有機溶劑萃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將鐵、銅通過導線相連,置于稀硫酸中.
(1)鐵片為負極,其電極反應式Fe-2e-=Fe2+
(2)銅片上的現(xiàn)象是有氣泡產(chǎn)生,其發(fā)生的反應的類型是還原反應.(填“氧化”或“還原”)
(3)若導線中通過了0.4mol電子,F(xiàn)e的質量理論上減少11.2克.在一體積為5L的固定密閉容器中加入A、B,發(fā)生如下反應:A(g)+2B(g)?3C(g).反應經(jīng)2min后,A的濃度從開始時的1.0mol•L-1 降到0.8mol•L-1.則V(A)=0.1mol/(L•min);V(C)=0.3mol/(L•min);若2min末B的濃度是1.2mol•L-1.則反應開始時B的濃度為1.6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晶體都是單質
B.分子晶體在常溫下不可能為固態(tài)
C.非金屬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越穩(wěn)定,其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越強
D.非金屬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相對分子質量越大,熔沸點不一定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體內(nèi)有獨特功能,近年來此領域研究有很大進展,因此這三位教授榮獲了1998年諾貝爾醫(yī)學及生理學獎.關于NO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NO可以由Cu和稀硝酸反應制得?
B.NO不會造成空氣污染,是一種無害氣體
C.NO可以由N2在O2中燃燒制得?
D.NO是紅棕色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正確的是( �。�
A.經(jīng)實驗測定等物質的量的鹽酸、醋酸分別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放出的熱量相等
B.中和熱測定實驗中可以用環(huán)形鐵絲攪拌棒代替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C.用堿式滴定管量取0.10 mol•L-1的Na2CO3溶液22.10 mL
D.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濕潤的廣范pH試紙上,測其pH=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2L密閉容器內(nèi),800℃時反應:2XY (g)+Y2(g)?2XY2(g)體系中,n(XY)隨時間的變化如表:
時間(s)012345
n(XY)(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1)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cXY22cXY2cY2
(2)如圖中表示XY2的變化的曲線是b.用Y2表示從0~2s內(nèi)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0.0015mol•L-1•S-1
(3)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
A.v(XY2)=2v(Y2)             
B.容器內(nèi)壓強保持不變
C.XY、Y2、XY2的濃度之比為2:1:2   
D.容器內(nèi)密度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已知:H2(g)+12O2(g)=H2O(l)△H=-285.8kJ•mol-1
 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現(xiàn)有H2與CH4的混合氣體112L(標準狀況),使其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l),若實驗測得反應放熱3695kJ,則原混合氣體中H2與CH4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
A.1:1B.2:3C.1:4D.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儀器能用于加熱操作而且加熱時必須墊石棉網(wǎng)的是( �。�
A.試管B.燒瓶C.量筒D.蒸發(fā)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