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制備氨氣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制取NO2可選硝酸鈉、亞硝酸鈉溶液制備,制取Cl2選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制備;
(2)驗證Cl2能使有色布條褪色的真正原因.利用對比實驗說明,開始實驗時,首先應打開活塞,后關閉活塞,對比現(xiàn)象;
(3)制取Fe(OH)2時,為了防止Fe(OH)2被O2氧化,通常采用Y裝置,先打開C,利用生成的氫氣將裝置內(nèi)空氣排出,再關閉C,利用氫氣的壓強將硫酸亞鐵排入B中;
(4)I.配制前后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
II.濃溶液配制溶液時,計算、量取、稀釋、冷卻、轉移、洗滌、定容、搖勻、裝瓶;
Ⅲ.如果定容時俯視刻度線,V偏小,結合c=$\frac{n}{V}$分析.
解答 解:(1)制備氨氣為固體與固體加熱原理,選擇甲裝置,反應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制取NO2可選硝酸鈉、亞硝酸鈉溶液制備,為液體混合,可選丙裝置;制取Cl2選濃鹽酸與二氧化錳反應制備,為固體與液體反應加熱原理,選擇乙裝置,
故答案為:甲;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丙;乙;
(2)驗證Cl2能使有色布條褪色的真正原因.利用對比實驗說明,開始實驗時,首先應打開活塞,后關閉活塞,對比可知干燥的氯氣不能有色布條褪色,
故答案為:打開;
(3)制取Fe(OH)2時,為了防止Fe(OH)2被O2氧化,通常采用Y裝置,先打開C,利用生成的氫氣將裝置內(nèi)空氣排出,再關閉C,利用氫氣的壓強將硫酸亞鐵排入B中,可發(fā)生硫酸亞鐵與NaOH的反應生成氫氧化亞鐵,觀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為:打開;利用氫氣的壓強將硫酸亞鐵排入B中;
(4)I.用18mol•L-1的濃硫酸,配制100mL 2mol•L-1的硫酸溶液,由配制前后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可知濃硫酸的體積為$\frac{0.1L×2mol/L}{18mol/L}$=0.0111L=11.1mL,
故答案為:11.1;
II.濃溶液配制溶液時,計算、量取、稀釋、冷卻、轉移、洗滌、定容、搖勻、裝瓶,且定容時加水至刻度線2cm~3cm,改用膠頭滴管滴加,則正確的步驟為①③④②⑤,
故答案為:①③④②⑤;
Ⅲ.如果定容時俯視刻度線,V偏小,由c=$\frac{n}{V}$可知,配制溶液的濃度偏低,故答案為:偏低.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zhì)的制備實驗,為高頻考點,把握制備原理、實驗裝置的作用、溶液的配制、實驗技能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識與實驗的結合,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NO2是還原劑 | B. | 生成1個N2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6個 | ||
C. | NH4Cl中的N元素被還原 | D. | N2既是氧化產(chǎn)物又是還原產(chǎn)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a2(PO4)3(OH) | B. | Ca5(PO4)3(OH) | C. | Ca4(PO4)3(OH) | D. | Ca3(PO4)3(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③ | B. | ②④ | C. | ③④ | D. | 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等濃度的 CH3COOH 與 KOH 任意比混合:c(K+)+c(H+)=c(OH-)+c(CH3COO-) | |
B. |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鹽酸至恰好呈無色,則此時溶液的 pH=7 | |
C. | 濃度均為 0.1 mol/L 的氨水和氯化銨溶液,水電離出的 c(H+)前者大于后者 | |
D. | 常溫下 pH 為 5 的鹽酸溶液稀釋 1000 倍后,pH 等于 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如果a1=a2,b1=b2,則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 | |
B. | 如果混合溶液的PH=7,則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 | |
C. | 如果混合溶液的PH<7,則a1b1=a2b2 | |
D. | 如果a1=a2,且混合溶液的PH<7,則b1>b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城市 | 污染指數(shù) | 首要污染物 | 空氣質(zhì)量等級 | ||
SO2 | NO2 | PM10 | |||
A | 98 | 23 | 67 | SO2 | Ⅱ |
B | 47 | 29 | 35 | SO2 | Ⅰ |
C | 62 | 80 | 113 | PM10 | Ⅲ |
D | 52 | 76 | 59 | NO2 | 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