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組物質中,物質之間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xiàn)圖示變化的是
物質編號 | 物質轉化關系 | a | b | c | d |
① | FeCl2 | FeC13 | Fe | CuCl2 | |
② | Mg | MgO | MgCl2 | Mg(OH)2 | |
③ | NaOH | Na2CO3 | NaHCO3 | NaCl | |
④ | Al2O3 | NaAlO2 | Al | Al(OH)3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只通過物理變化即可提取海水中的溴單質
B. 海水蒸發(fā)制海鹽的過程只發(fā)生化學變化
C. 從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可電解NaC1溶液制備Na
D. 利用海水、鋁、空氣的航標燈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水玻璃中通入少量的CO2氣體,充分反應后加熱蒸干,再高溫充分灼燒,冷卻后所得的固體物質為( )
A.Na2SiO3 B.Na2SiO3與Na2CO3
C.SiO2與Na2CO3 D.SiO2、Na2SiO3及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綠色化學”主要內容之一是指從技術和經(jīng)濟上設計可行的化學反應,使原子充分利用,不產(chǎn)生污染物。若以銅為原料制取硫酸銅或硝酸銅,下列設計符合“綠色化學”思想的方法是
A.制CuSO4:Cu + 2H2SO4(濃)CuSO4 + SO2↑+ 2H2O
B.制CuSO4:2Cu + O22CuO, CuO+H2SO4(稀)==CuSO4+H2O
C.制Cu(NO3)2: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D.制Cu(NO3)2: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金屬陽離子都只有氧化性
B.離子化合物都是強電解質
C.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都是置換反應
D.酸和堿發(fā)生的反應都屬于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由鋅、鐵、鋁、鎂四種金屬中的兩種組成的混和物10g,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產(chǎn)生的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為11.2L,則混和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屬是
A.鋁 B.鐵 C.鋅 D.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反應必須加入氧化劑且一步反應就能完成的是( )
①N2→NO2、贜O2→NO、跱O2→HNO3
④N2→NO ⑤N2→NH3
A.① B.②⑤
C.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設計下列實驗,來研究硫酸和硝酸的性質。
實驗一:在一支試管中放入一塊很小的銅片,再加入2 mL濃硫酸,然后把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把一小條蘸有品紅溶液的濾紙放入帶有單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緊試管口,在玻璃管口處纏放一團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給試管加熱,觀察現(xiàn)象。當試管中的液體逐漸透明時,停止加熱。待試管中的液體冷卻后,將試管中的液體慢慢倒入另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試管中,觀察現(xiàn)象。
回答下列問題:
(1)a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計算放出112 mL氣體(標準狀況),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_____。
(2)試管中的液體反應一段時間后,b處濾紙條的變化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試管中反應停止后,給玻璃管放有蘸過品紅溶液的濾紙?zhí)幬⑽⒓訜,濾紙條的變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二:為了證明銅與稀硝酸反應產(chǎn)生一氧化氮,某校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其裝置如下圖所示(加熱裝置和固定裝置均已略去)。A為注射器,B為兩端長短不等的U形管,C是裝有NaOH溶液的燒杯,D處是繞成螺旋狀的銅絲,K1、K2是止水夾。
(1)實驗時,為在D處收集到NO,以便觀察顏色,必須事先在A中吸入一定量的空氣。然后________K1(“關閉”或“打開”),從U形管左端注入稀硝酸,當看到____________現(xiàn)象可以確定U形管中空氣已被趕盡。
(2)然后給裝置B微微加熱,在裝置D處產(chǎn)生無色氣體,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證明D處聚集的是NO而不是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現(xiàn)象觀察完畢,關閉止水夾K1,打開止水夾K2,在重力作用下,U形管右端的紅棕色混合氣體被酸液壓入NaOH溶液中吸收,消除了環(huán)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