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金屬鈉、鎂、鋁化學性質活潑,均須密封保存
B.酸式滴定管注入Na2CO3溶液之前應檢查是否漏液
C.可用玻璃棒蘸少量待測物質的濃溶液做焰色反應
D.可用鹽酸清洗長期存放三氯化鐵溶液的試劑瓶
D
A錯,鎂、鋁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致密而薄的氧化物保護膜不用密封保存;B錯,Na2CO3溶液呈堿性,應用堿式滴定管盛裝;C錯,玻璃的成分中含有鈉元素,會干擾焰色反應的顏色;D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下圖是配制80mL2mol·L-1的NaOH的溶液過程示意圖

(1)第(3)(4)(5)(6)步實驗都涉及同一儀器,此儀器的名稱為               。
(2)配制此溶液時,需稱取NaOH固體的質量為               g。
(3)實驗時,第(5)步操作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餾水至刻度線            時,改用              膠頭滴管小心加蒸餾水至溶液凹面與刻度線相切。如(3)步時未洗滌燒杯,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將       (填“偏高”或“偏低”),如定容時俯視觀察液面,物質的量濃度將__________。
(4)第(6)步操作后,發(fā)現(xiàn)液面下降,這時            (填“需要”或“不需要”)再加水至刻度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在實驗報告中記錄下列數(shù)據(jù),其中正確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22.36mL鹽酸
B.用托盤天平稱量8.75g食鹽
C.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450mL溶液
D.用廣泛pH試紙測得某溶液的pH為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按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要求的是
A.用托盤天平稱量25.20 g NaCl固體
B.用100 mL量筒量取2.50 mL稀鹽酸
C.用酸式滴定管量出11.40 mL 0.1 mol·L1的鹽酸
D.用250 mL容量瓶配制0.1 mol·L1 150 mL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操作錯誤的是
A.蒸發(fā)操作時,應使混和物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熱
B.四氯化碳可用來萃取演水中的漠
C.分離溶有溴的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和物,可采用分液的方法
D.利用結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鉀中少量的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配制0.5 mol·L-1NaOH溶液250 mL,在下列儀器中①托盤天平 ②量筒 ③燒杯 ④玻璃棒 ⑤漏斗 ⑥500 mL容量瓶 ⑦藥匙 ⑧250 mL容量瓶 ⑨膠頭滴管 ⑩坩堝,需要用到的儀器有( 。
A.①③④⑥⑨⑩B.①④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⑦⑧⑨D.①②④⑤⑧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需用480 mL 0.1 mol·L1的硫酸銅溶液,現(xiàn)選取500 mL容量瓶進行配制,以下操作能配制成功的是(   )
A.稱取7.68 g CuSO4粉末,加入500 mL水
B.稱取12.5 g CuSO4·5H2O晶體,加水配成500 mL溶液
C.稱取8.0 g CuSO4粉末,加入500 mL水
D.稱取8.0 g CuSO4·5H2O晶體,加水配成500 m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5分)以下關于化學實驗中“先與后”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加熱試管時,先均勻加熱,后局部加熱 
②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備氧氣,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后,先移出導管后撤酒精燈 
③使用托盤天平稱量物體質量時,先放質量較小的砝碼,后放質量較大的砝碼
④點燃可燃性氣體如H2、CO等時,先檢驗氣體純度后點燃 
⑤做H2還原CuO實驗時,先通H2后加熱CuO,反應完畢后,先撒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后停止通H2  
⑥制取氣體時,先檢查裝置氣密性后裝藥品
⑦配制稀硫酸時,先量取一定體積的濃硫酸倒入燒杯中,后加適量的蒸餾水稀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①用分液漏斗分離環(huán)己烷和苯的混合液體
②將10滴溴乙烷加入到1 mL 10%的燒堿溶液中,加熱片刻后,再滴加2滴2%的硝酸銀溶液,以檢驗水解生成的溴離子。
③配制銀氨溶液時,將稀氨水慢慢滴加到稀硝酸銀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后繼續(xù)滴加到沉淀剛好溶解為止
④實驗室制溴苯時選用的試劑可以是溴水、苯和鐵屑
⑤分離苯和苯酚的混合液,可加入適量濃溴水,過濾、分液,即可實現(xià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