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錐形瓶可用作加熱的反應(yīng)器 

B.室溫下,不能將濃硫酸盛放在鐵桶中

C.配制溶液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會使溶液濃度偏高

D.用蒸餾水潤濕的試紙測溶液的pH,一定會使結(jié)果偏低


A [解析] 錐形瓶為可墊石棉網(wǎng)加熱的儀器,A項正確;室溫下鐵遇濃硫酸發(fā)生鈍化,因此室溫下可以用鐵制容器盛放濃硫酸,B項錯誤;配制溶液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會造成所加水偏多,濃度偏小,C項錯誤;用蒸餾水潤濕的試紙測溶液的pH,相當(dāng)于將待測液稀釋,當(dāng)待測液為酸時,所測結(jié)果偏大,當(dāng)待測液為中性時,不產(chǎn)生誤差,D項錯誤。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以鐵為陽極、以銅為陰極,對足量的NaOH溶液進(jìn)行電解。一段時間后得到2 mol Fe(OH)3沉淀,此時共消耗的水的物質(zhì)的量為(    )

A.2 mol           B.3 mol              C.4 mol              D.5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有X、Y、Z三種物質(zhì),它們之間存在如下轉(zhuǎn)化關(guān)系:

圖K6-2

(1)若X、Y、Z三種物質(zhì)的焰色反應(yīng)均為黃色,三個反應(yīng)均為化合反應(yīng),則Y的化學(xué)式為_______________;Y、Z兩種物質(zhì)相比,相同的化學(xué)鍵類型為_________,當(dāng)由X制取Z的上述兩種途徑生成Z的量相等時,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目比為_______。

(2)若X、Y、Z三種物質(zhì)均含有同一種金屬元素,X是單質(zhì),Y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鹽,②的反應(yīng)條件為電解,則的化學(xué)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原子各電子層中電子數(shù)不合理的是

A.Sc:K(2) L(8) M(8) N(3)                 B. Cr:K(2) L(8) M(13) N(1)

C.  Ge:K(2) L(8) M(18) N(4)                D. Cu:K(2) L(8) M(18) 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guān)有機物分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乙烯分子中有一個sp2-sp2σ鍵和一個p-pπ鍵

B.乙炔每個碳原子都有兩個未雜化的2p軌道,它們之間可形成兩個π鍵 

C.乙烷兩個C原子均是sp3雜化,分子中一共有6個σ鍵

D.苯分子中的碳原子采用sp2雜化,且每個碳原子均存在一個未參與雜化的p軌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略去部分夾持儀器)正確的是(  )

A.配制溶液     B.中和滴定        C.制備乙酸乙酯          D.制備收集干燥的氨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茶葉中鐵元素的檢驗可經(jīng)以下四個步驟完成,各步驟中選用的實驗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A.將茶葉灼燒灰化,選用①、②和⑨

B.用濃硝酸溶解茶葉并加蒸餾水稀釋,選用④、⑥和⑦

C.過濾得到濾液,選用④、⑤和⑦

D.檢驗濾液中的Fe3,選用③、⑧和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制備下列氣體時,所用方法正確的是(  )

A.制氧氣時,用Na2O2或H2O2作反應(yīng)物可選擇相同的氣體發(fā)生裝置

B.制氯氣時,用飽和NaHCO3溶液和濃硫酸凈化氣體

C.制乙烯時,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

D.制二氧化氮時,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guān)于Na202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Na202晶體中的陰離子與陽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

  B.Na202晶體為離子晶體,且含極性共價鍵

  C.Na202應(yīng)保存于密封、干燥帶玻璃塞的廣口瓶中

  D.Na202與鹽酸反應(yīng),不僅有鹽和水生成,同時會放出無色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