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0.臭氧是理想的煙氣脫硝試劑,原理為:2NO2(g)+O3(g)?N2O5(g)+O2(g).若在容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該反應,起始時充入0.4molNO2、0.2molO3,反應分別在a、b、c三種不同條件下進行,反應體系總壓強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實驗c中NO2的平衡濃度為30%.
②與實驗a相比,b組改變的實驗條件是:使用催化劑.

分析 ①實驗c中,反應前壓強與反應前后壓強變化量之比等于反應前氣體的物質的量與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變化量之比=190pKa:(190-171)pKa=10:1,反應前氣體的總物質的量=(0.4+0.2)mol=0.6mol,則前后氣體減少的物質的量為0.06mol,參加反應的二氧化氮物質的量是反應前后減少的物質的量的2倍,為0.12mol,
二氧化氮轉化率=;
②與實驗a相比,b中縮短到達平衡的時間,但平衡時壓強不變,說明改變條件只改變反應速率但不影響平衡移動;

解答 解:①驗c中,反應前壓強與反應前后壓強變化量之比等于反應前氣體的物質的量與反應前后氣體的物質的量變化量之比=190pKa:(190-171)pKa=10:1,反應前氣體的總物質的量=(0.4+0.2)mol=0.6mol,則前后氣體減少的物質的量為0.06mol,參加反應的二氧化氮物質的量是反應前后減少的物質的量的2倍,為0.12mol,
二氧化氮轉化率==0.12mol0.4mol×100%=30%,故答案為:30%;
②與實驗a相比,b中縮短到達平衡的時間,但平衡時壓強不變,說明改變條件只改變反應速率但不影響平衡移動,所以改變的條件是使用催化劑;
故答案為:使用催化劑.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及化學平衡影響因素,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圖象分析及計算能力,比較容易.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漂粉精是一種常用的消毒劑,工業(yè)上將氯氣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粉精.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漂粉精溶于水后,受空氣中的CO2作用,即產生有漂白、殺菌作用的某種物質,該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a(ClO)2+CO2+H2O=CaCO3↓+2HClO.
(3)濃鹽酸和次氯酸鈣能發(fā)生如下反應:Ca(ClO)2+4HCl(濃)=CaCl2+2Cl2↑+2H2O.用久置的漂粉精和濃鹽酸反應制得氣體中可能含有化合物,寫出該該結合物電子式與結構式、O=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是某同學對相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所作的評價,其中對應的評價合理的是( �。�
編號化學反應離子方程式評價
A把MgSO4溶液滴入Ba(OH)2溶液Mg2++2OH-═Mg(OH)2正確
B氧化銅與稀鹽酸反應CuO+2H+═Cu2++H2O錯誤,不反應
C向FeCl2溶液中通入氯氣Fe2++Cl2═Fe3++2Cl-錯誤,
電荷不守恒
D向沸水滴入飽和氯化鐵溶液Fe3++3H2O_Fe(OH)3↓+3H+正確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溶液一定是堿性的是( �。�
A.pH=6的某電解質的溶液B.c(OH-)>1×10-7mol/L
C.溶液中含有OH-D.溶液中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5.物質A~K有如圖的轉化關系,其中D、E為氣體單質,A、H為常見金屬.試回答(圖中有些反應的產物和反應的條件沒有全部標出):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D是H2,I是FeCl2,K是Fe(OH)3;
(2)寫出“C→F”反應的離子方程式Al3++3NH3•H2O=Al(OH)3↓+3NH4+;
(3)寫出反應“F→G”的離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
(4)在溶液I中滴入NaOH溶液,可觀察到的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某學生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OH溶液,下列可能導致溶液濃度偏低的是(  )
A.使用濾紙稱量氫氧化鈉固體B.溶解后未冷卻直接定容
C.容量瓶不干燥,存有少量蒸餾水D.膠頭滴管加水定容時俯視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標準狀況下,用以下氣體做噴泉實驗,請根據情況,填寫燒瓶中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假設燒瓶中溶質不能擴散出來,用分數表示即可).
(1)用NH3做噴泉實驗,噴泉結束后,水充滿燒瓶,則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22.4mol/L.
(2)用NO2做噴泉實驗,噴泉結束后,水充至燒瓶的2/3處,則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22.4mol/L.
(3)用NO2和O2按4:1體積比混合,噴泉結束后,水充滿燒瓶,則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28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表是25℃時四種酸的電離平衡常數:
化學式CH3COOHHAHNO2H2CO3
KaKa=1.8×10-5Ka=4.9×10-10Ka=4.6×10-4Ka1 =4.1×10-7
Ka2 =5.6×10-11
(1)用離子方程式表示NaNO2溶液呈堿性的原因NO2-+H2O?HNO2+OH-
(2)25℃時,向向0.1mol•L-1 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c(CH3COOH):c(CH3COO-)=5:9,此時溶液pH=5
(3)寫出NaA溶液中通少量CO2的離子方程式A-+CO2+H2O=HA+HCO3-
(4)25℃時,等物質的量濃度的HA、NaA混合溶液呈堿性,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為c(Na+)>c(A-)>c(OH-)>c(H+
(5)已知HNO2不穩(wěn)定,在稀溶液中也易分解生成NO與NO2,某同學分別取少量NaCl溶液與NaNO2溶液于試管中,分別滴加濃醋酸,以此來鑒別失去標簽的NaCl溶液和NaNO2溶液,該方法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NaNO2+CH3COOH?CH3COONa+HNO2,2HNO2=H2O+NO+NO2,HNO2不穩(wěn)定會分解,使平衡不斷朝生成亞硝酸的方向移動,可觀察到有紅棕色氣體產生,故此方法可行
(6)已知NaHCO3溶液中存在HCO3??H++CO32-,加水稀釋時溶液中的c(H+)將增大(填“增大”或“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敘述中,指定粒子的數目約為6.02×1023的是( �。�
A.1.6gCH4中含有的分子數
B.1molH2SO4中含有的H+ 數
C.2.4gMg中含有的原子數
D.標準狀況下22.4LCO氣體中含有的分子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