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下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問題:

周期

A

A

A

A

A

A

A

0

(1)寫出元素符號:②________,⑦_______。

(2)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⑤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

(3)元素⑨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電子式為________。

(4)元④、⑧、⑩的氫化物的沸點由高到低的順序為_________(填化學式)。

(5)寫出元素③和⑥形成的化合物與元素⑤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答案】N Si HF>HBr>HCl Al2O3+2NaOH=2NaAlO2+H2O

【解析】

根據(jù)乙酸在周期表的位置確定①--⑩號元素分別是C、NO、F、NaAl、Si、K、Br元素,然后根據(jù)元素的原子結構與元素的位置的關系推斷其結構或化合物的性質,根據(jù)物質性質書寫反應方程式。

根據(jù)乙酸在周期表的位置確定①--⑩號元素分別是C、NO、F、Na、Al、K、Br元素。

(1)②號元素是氮元素,氮的元素符號是N,⑦號元素是硅元素,元素符號為Si。

(2)①號元素的CC原子核外有6個電子,電子層排布為2、4,所以C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⑤號元素是Na,Na11號元素,原子最外層有1個電子,容易失去,變?yōu)?/span>Na+。Na+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3)元素⑨是K,其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KOH 離子化合物,K+OH-通過離子鍵結合,其電子式為;

(4)元素④、⑧、⑩的氫化物分別是HF、HCl、HBr,由于在HF分子之間存在氫鍵,使分子之間作用力增強,物質的沸點增大,HCl、HBr結構相似,分子間作用力隨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沸點HBr>HCl,所以這三種氫化物的沸點由高到低的順序為HF>HBr>HCl;

(5)元素③和⑥形成的化合物Al2O3是兩性氧化物,可以與強酸、強堿發(fā)生反應,元素⑤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NaOH是一元強堿,二者反應產生偏鋁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l2O3+2NaOH=2NaAlO2+H2O。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燒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燒杯中。然后向小燒杯中加入鹽酸,反應劇烈,醋酸逐漸凝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H4HCO3和鹽酸的反應是放熱反應

B.該反應中,熱能轉化為產物內部的能量

C.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D.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H4HCO3+HCl=NH4Cl+CO2↑+H2O Δ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三鹽基硫酸鉛(3PbO·PbSO4·H2O)簡稱三鹽,白色或微黃色粉末,熱穩(wěn)定性能優(yōu)良,主要用作聚氯乙烯的熱穩(wěn)定劑。三鹽是由可溶性鉛鹽中加入硫酸生成硫酸鉛,再加氫氧化鈉而制得。以100.0噸鉛泥(主要成分為PbO、PbPbSO4等)為原料制備三鹽的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已知:(1)Ksp(PbSO4)=1.82×10-8,Ksp(PbCO3)=1.46×10-13;

(2)鉛與冷鹽酸、冷硫酸幾乎不起作用。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步驟①“轉化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②過濾1”后所得濾渣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______

(3)步驟③酸溶,最適合選用的酸為___________,為提高酸溶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寫出一條)

(4)若步驟④沉鉛后的濾液中c(Pb2+)=1.82×10-5mol·L-1,則此時c(SO42-)=_________ mol·L-1

(5)從原子利用率的角度分析該流程的優(yōu)點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步驟⑥合成三鹽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能推出相應結論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結論

A

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AlO2-HCO3-發(fā)生了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

B

向溶有SO2BaCl2溶液中通入氣體X,出現(xiàn)白色沉淀

X不一定具有氧化性

C

灼熱的木炭加入濃硝酸中,放出紅棕色氣體

一定是木炭與濃硝酸反應生成了NO2

D

將乙醇與濃硫酸共熱,制得的氣體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說明制得的氣體中含有乙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含有C.H、O的有機物3.24 g,裝入元素分析裝置,通入足量的O2使它完全燃燒,將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氯化鈣干燥管A和堿石灰干燥管B。測得A管質量增加了2.16g,B管增加了9.24g。已知該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8。

(1)燃燒此化合物3.24g,須消耗氧氣的質量是多少______

(2)求此化合物的分子式______?(要有簡單計算過程)

(3)該化合物1分子中存在1個苯環(huán)和1個羥基,試寫出它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______。(計算要有文字說明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事實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

A. pH=11的氨水稀釋10倍后溶液pH>10

B. 將氯化鋁溶液加熱蒸干并灼燒,最終得氧化鋁固體

C. 2HI(g)H2(g)+I2(g),減小容器體積,氣體顏色變深

D. 水垢中含有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浸泡處理,而后用鹽酸去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物F(C11H12O2)屬于芳香酯類物質,可由下列路線合成:

已知:B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加聚反應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回答下列問題

(1)A中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__,上述③④⑤⑥反應中屬于取代反應的有_____(填相應序號)

(2)反應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B發(fā)生加聚反應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E三種有機物,可用下列的某一種試劑鑒別,該試劑是______

a.新制的Cu(OH)2懸濁液 b.溴水 c.酸性KMnO4溶液 d.溴的CCl4溶液

(6)GE的同系物且相對分子質量比E28.G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符合下列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能與Na2CO3溶液反應分子中含有兩個-CH3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5組峰,且面積比為6:1:2:2:1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又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廣闊的開發(fā)和應用前景。工業(yè)上可用如下方法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1) 已知: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1;

2CO(g)+O2(g)2CO2(g)H=-566.0kJ·mol-1;

H2O(l)=H2O(g)H=+44.0kJ·mol-1.

則甲醇液體不完全燃燒生成CO和液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2) 在一定溫度下,2L密閉容器中充人1mol CO2mol H2,發(fā)生反應CO(g)+2H2(g)CH3OH(g),5min反應達到平衡,此時CO的轉化率為80%。

①前5min內甲醇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已知該反應在低溫下能自發(fā)進行,則反應的△H_______0(“>”“<”“=”)。

②在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__________。

③某時刻向該平衡體系中加人CO、H2、CH3OH0.2mol,v__________v(“>”“=”“<”)。

④當反應達到平衡時,___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 b.反應物不再轉化為生成物

c.v(CO)=2v(H2) d.v(H2)=2v(CH3OH)

e.三種物質的濃度比恰好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

(3) "甲醇---過氧化氫燃料電池"的結構主要包括燃料腔、 氧化劑腔和質子交換膜三部分.放電過程中其中一個腔中生成了CO2。

①放電過程中生成H+的反應,發(fā)生在__________腔中,該腔中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

②該電池工作過程中,當消耗甲醇4.8g.電路中通過的電量為__________(法拉第常數(shù)F=9.65×104C·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Ca2+Br - 、Fe3+ 、CO32-B.Fe2+、Cl-、NO3- 、H+

C.Fe3+ Ca2+、 H+ NO3-D.NO3-、OH 、Cl、B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