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C、D是中學(xué)化學(xué)的常見物質(zhì),且A、B、C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yīng)中的H2O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若A可用于自來水消毒,D是生產(chǎn)、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金屬單質(zhì)
①加熱蒸干B的溶液不能得到B,則B的化學(xué)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工業(yè)上制取A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A制備漂白粉的化學(xué)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yīng)②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制C的溶液時可加入少量的______(填物質(zhì)名稱)以抑制水解。
(2)若A是某強酸的稀溶液,則A的化學(xué)式可能是________。
(3)若D是氯堿工業(yè)的主要產(chǎn)品之一,B有兩性,則反應(yīng)②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B、C的的焰色反應(yīng)都呈黃色,D是氣態(tài)酸性氧化物,則D可能是______或______(填化學(xué)式),鑒別這兩種氣態(tài)酸性氧化物?蛇x用________________(填一種試劑名稱)。
(1) ①FeCl3 (2分) 2Cl-+2H2O2OH-+Cl2↑+H2↑(2分)
②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分) Fe+2Fe3+=3Fe2+ (2分) 鹽酸(2分)
(2)HNO3(2分,只要符合題意都給分)
(3)Al(OH)3+OH-=[Al(OH)4]- 或Al(OH)3+OH-=AlO2- + 2H2O (2分)
(4)CO2 SO2 品紅溶液、溴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等(共3分,每空1分。只要符合題意都給分)
【解析】
試題分析:(1)根據(jù)D是生產(chǎn)、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金屬單質(zhì)可判斷D為Fe。
①若A可用于自來水消毒,則A為Cl2。氯氣與鐵反應(yīng)生成氯化鐵,則B是氯化鐵。工業(yè)上通過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備氯氣,所以工業(yè)上制取A的離子方程式為2Cl-+2H2O2OH-+Cl2↑+H2↑。
②用氯氣制備漂白粉的化學(xué)方程式是氯氣和氫氧化鈣反應(yīng)生成氯化鈣、次氯酸鈣和水,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氯化鐵與鐵反應(yīng)生成氯化亞鐵,則C為FeCl2,所以反應(yīng)②的離子方程式為Fe+2Fe3+=3Fe2+。亞鐵離子易水解,因此配制FeCl2的溶液時可加入少量鹽酸可以防止亞鐵離子的水解。
(2)若A是某強酸的稀溶液,實現(xiàn)上述轉(zhuǎn)化必須要求酸是氧化性酸,因此可判斷為HNO3。
(3)若D是氯堿工業(yè)的主要產(chǎn)品之一,B有兩性,所以B為兩性氫氧化物為Al(OH)3,因此D是氫氧化鈉,所以能確定A、C中肯定含的離子的化學(xué)式分別是:AlO2-、Al3+,則反應(yīng)②的離子方程式是Al(OH)3+OH-=[Al(OH)4]- 或Al(OH)3+OH-=AlO2- + 2H2O。
(4)若A、B、C的焰色反應(yīng)都呈黃色,證明含有鈉元素,D是氣態(tài)酸性氧化物實現(xiàn)上述變化,D可以是CO2,SO2。SO2具有漂白性和還原性,因此可以用品紅溶液、溴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等鑒別。
考點:考查物質(zhì)推斷的有關(guān)判斷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A、Fe、Cu、Al、Ag | B、Al、Cu、Fe、Ag | C、Cu、Ag、Al、Fe | D、Ag、Al、Cu、F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