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海洋中有豐富的食品、礦產(chǎn)、能源、藥物和水產(chǎn)資源,下圖為海水利用的部分過程。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除去粗鹽中雜質(zhì)(Mg2+、SO42﹣、Ca2+),加入的藥品順序為: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過濾后加鹽酸
B. 用澄清的石灰水不可鑒別NaHCO3和Na2CO3
C. 在第②、④步驟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 從第②步到第④步的目的是為了富集
【答案】A
【解析】A.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硫酸根離子用鋇離子沉淀,至于先除鎂離子,還是先除硫酸根離子都行,鈣離子用碳酸根離子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鈉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鋇之后,這樣碳酸鈉會除去反應(yīng)剩余的氯化鋇,再進行過濾,最后再加入鹽酸除去反應(yīng)剩余的氫氧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所以正確的順序為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過濾后加鹽酸,A錯誤;B.氫氧化鈣與碳酸鈉、碳酸氫鈉均反應(yīng)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鈣,所以用澄清的石灰水不可鑒別NaHCO3和Na2CO3,B正確;C.在第②、④步驟中均有單質(zhì)溴生成,溴元素均被氧化,C正確;D.第③步將溴單質(zhì)被還原為溴離子,第④步中溴離子被氧化為溴單質(zhì),過程的目的是濃縮、富集溴單質(zhì),D正確;答案選A。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冶煉和處理常涉及氧化還原反應(yīng)。
(1)由下列物質(zhì)冶煉相應(yīng)金屬時采用電解法的是__________
a.Fe2O3 b.NaCl c.Cu2S d.Al2O3
(2)輝銅礦(Cu2S)可發(fā)生反應(yīng)2Cu2S+2H2SO4+5O2==4CuSO4+2H2O,該反應(yīng)的還原劑是______,當1mol O2發(fā)生反應(yīng)時,還原劑所失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mol。向CuSO4溶液中加入鎂條時有氣體生成,該氣體是______。
(3)右圖為電解精煉銀的示意圖,________(填a或b)極為含有雜質(zhì)的粗銀,若b極有少量紅棕色氣體生成,則生成該氣體的電極反應(yīng)式為____________。
(4)為處理銀器表面的黑斑(Ag2S),將銀器置于鋁制容器里的食鹽水中并與鋁接觸,Ag2S轉(zhuǎn)化為Ag,食鹽水的作用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項敘述正確的是( )
A.氯水、氨水、水玻璃、明礬均為混合物
B.CO2、NO2、P2O5均為酸性氧化物,Na2O、Na2O2為堿性氧化物
C.C60、C70、金剛石、石墨之間互為同素異形體
D.強電解質(zhì)溶液的導(dǎo)電能力一定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298K時,已知反應(yīng)N2(g)+3H2(g)2NH3(g)△H=﹣92.3kJmol﹣1 , 平衡常數(shù)K=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催化劑會使K變化但△H不變
B.使用催化劑會使△H增大,但K不變
C.使用催化劑和提高溫度均可增大H2的轉(zhuǎn)化率
D.在一密閉容器中,投入濃度均為1molL﹣1的 N2、H2、NH3 , 平衡前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第一種是含氧酸,第二種是混合物,第三種是堿的是
A. 爆鳴氣、硫酸銅、硫酸 B. 水、空氣、純堿
C. 氧化鐵、膽礬、熟石灰 D. 硝酸、石灰水、燒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298K時,已知反應(yīng)N2(g)+3H2(g)2NH3(g)△H=﹣92.3kJmol﹣1 , 平衡常數(shù)K=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催化劑會使K變化但△H不變
B.使用催化劑會使△H增大,但K不變
C.使用催化劑和提高溫度均可增大H2的轉(zhuǎn)化率
D.在一密閉容器中,投入濃度均為1molL﹣1的 N2、H2、NH3 , 平衡前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裝置或過程能實現(xiàn)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xué)能的是
A.風力發(fā)電B.火力發(fā)電C.燃料電池D.電解煉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