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課外小組對一些金屬單質(zhì)和化合物的性質(zhì)進行研究。
(1)下表為“鋁與氯化銅溶液反應”實驗報告的一部分: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①將打磨過的鋁片(過量)放入一定濃度的CuCl­2溶液中。
產(chǎn)生氣泡,析出疏松的紅色固體,溶液逐漸變?yōu)闊o色。
②反應結束后分離出溶液備用。
 
③紅色固體用蒸餾水洗滌后,置于潮濕空氣中。
一段時間后固體由紅色變?yōu)榫G色[視其主要成分為Cu2(OH)2CO3]。
 
按實驗中發(fā)生反應的現(xiàn)象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是離子反應的只寫離子方程式)
①析出疏松的紅色固體                                                ;
③一段時間后固體由紅色變?yōu)榫G色                                      。
(2)用石墨作電極,電解上述實驗分離出的溶液,兩極產(chǎn)生氣泡。持續(xù)電解,在陰極附近的溶液中還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解釋此現(xiàn)象的離子方程式是                           、                                
(3)工業(yè)上可用鋁與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反應來治煉金屬錳。
①用鋁與軟錳礦冶煉錳的原理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②MnO2在H2O2分解反應中作催化劑。若將適量MnO2加入酸化后的H2O2溶液中,MnO2溶解產(chǎn)生Mn2+,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1)①2Al+3Cu2+=2Al3++3Cu      ③2Cu+O2+H2O+CO2=Cu2(OH)2CO3
(2)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逐漸溶解至消失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3)①3MnO2+4Al3Mn+2Al2O3    ②MnO2+H2O2+2H+=Mn2++O2↑+2H2O

試題分析:(1)①置換反應就是一種單質(zhì)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zhì)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將打磨過的鋁片放入氯化銅溶液中,析出紅色固體,說明鋁與氯化銅反應,銅被置換出來,同時生成氯化鋁,該反應為置換反應,所以本題答案為:2Al+3CuCl2=3Cu+2AlCl3
③化合反應就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zhì)生成一種其他物質(zhì)的化學反應,紅色的銅放在潮濕的空氣中變?yōu)榫G色,是因為與氧氣、二氧化碳、水共同作用生成了銅銹堿式碳酸銅,該反應為化合反應,所以本題答案為:2Cu+O2+CO2+H2O=Cu2(OH)2CO3
(2)用石墨作電極,電解AlCl3溶液,電極反應式陽極:2Cl-2e=Cl2↑,陰極:2H++2e=H2↑,破壞了H2O的電離平衡,使溶液呈堿性,Al3++3OH=Al(OH)3↓,持續(xù)電解,Al(OH)3又溶于過量的堿,Al(OH)3+OH=+2H2O。
(4)鋁與MnO2發(fā)生鋁熱反應,4Al+3MnO22Al2O3+3Mn。在酸性條件下MnO2具有氧化性,把H2O2氧化成O2,MnO2變成Mn2+。MnO2+H2O2+2H+=Mn2++2H2O+O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物質(zhì)A、B、C、D、E、F、G、H、I、J、K有下圖轉(zhuǎn)化關系,其中氣體D、E為單質(zhì),試回答:

(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氣體B是_____________,H是_______________,
(2)寫出A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反應“I→J”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寫出反應“F→G”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溶液I中滴入NaOH溶液,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反應的原理是(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檢驗溶液J中的金屬陽離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劑(填化學式),其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常溫下,下列溶液可以用鋁槽車裝運的是(     )。
A.氫氧化鈉溶液B.濃鹽酸C.濃硝酸D.稀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常見金屬單質(zhì)A、B和非金屬單質(zhì)C、D以及它們化合物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如下。F、J既能溶于強酸M又能溶于強堿N,Z的摩爾質(zhì)量為198 g·mol-1,且其中各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鉀:金屬B:氧=39:28:32。

請回答下列問題:
(1)C的化學式為              ,Z的化學式為                 。
(2)寫出檢驗X中陽離子的方法                                                  。
(3)寫出E和A在高溫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寫出A和N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我省廬江縣有豐富的釩礦資源——明礬,其主成分為KAl(SO4)2·12H2O。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明礬既可以除去水中的懸浮物,也可以殺菌消毒
B.可以通過電解明礬溶液來制取Al
C.用酒精燈加熱鋁箔至熔化,鋁并不滴落,說明氧化鋁的熔點比鋁高
D.可以用在某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的方法來確定該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把一塊鎂鋁合金投入到1mol/L 鹽酸里,待合金完全溶解后,往溶液里加入1mol/L 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隨加入NaOH溶液體積變化的關系如下圖A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圖A                 圖B                    圖C
A.的取值范圍為0≤ a<50
B.的最大值為2.5
C.若將關系圖改為B圖時,則的取值范圍為80<a<90
D.若將關系圖改為C圖時,則的取值范圍為75<a<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zhì)中既能跟稀H2SO4反應, 又能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合物是 (     )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⑤AlCl3  ( NH4)2CO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向MgCl2、AlCl3混合溶液中,先后加入試劑A、B時所得沉淀物質(zhì)的量y(mol) 與試劑體積V(mL)間的關系圖。開始滴加6mL試劑A后繼續(xù)滴加A若干,之后改滴試劑B。以下結論正確的是

A.A可能是NaOH,B可能是鹽酸,且2 c(A)=c(B)
B.原混合液中,c(Al3+)∶c(Mg2+)∶c(Cl)=1∶2∶7
C.A可能是Ba(OH)2,B可能是硫酸,且c(A)=2c(B)
D.若A和B均為一元強酸或一元強堿,則滴加7mL試劑A后改滴試劑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實驗室用二氧化錳跟濃鹽酸反應制取氯氣的離子方程式為               。
(2)高錳酸鉀是常用氧化劑,在酸性條件下,MnO4被還原成Mn2+,用高錳酸鉀跟濃鹽酸反應在室溫下制氯氣的離子方程式為                                 。
(3)歷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氣,這一方法是用CuCl2作催化劑,在450℃利用空氣中的氧氣跟氯化氫反應制氯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現(xiàn)有100 mL AlCl3與MgSO4的混合溶液,分成兩等份。
① 向其中一份中加入10 mL 4 mol/L的氨水,恰好完全沉淀,其中AlCl3與氨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繼續(xù)加入1 mol/L NaOH溶液至10 mL時,沉淀不再減少,沉淀減少的離子方程式是          ,減少的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是          。
② 向另一份中加入a mL 1 mol/LBaCl2溶液能使SO42沉淀完全,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