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A、B為氣體單質,其中A為黃綠色氣體,B為無色氣體; C為化合物,其水溶液的pH小于7;D為金屬單質,它們之間有下列轉化關系:
(1)試寫出A、B、C、D的化學式: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
(2)寫出C的水溶液與D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F+D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一已磨成粉末的混合物試樣, 是由下列六種物質中的若干種等量組成:
(A) NaCl (B) KCl (C) CaCl2 (D) CuSO4( 無水) (E) Na2SO4 (F) Na2CO3
為了要確定該粉末試樣的成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先查了資料后, 研擬了一個檢驗粉末試樣的流程圖, 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在化學實驗室中進行實驗。以下是該小組實驗報告的一部分:
實驗一:用燒杯取粉末試樣約2克,加蒸餾水約100毫升,攪拌后形成無色的透明溶液X。
實驗二:在溶液X中加了鹽酸,觀察到在溶液中陸續(xù)產生氣泡,至溶液不再冒氣泡,溶液仍為無色透明(貼上卷標Y)。
實驗三:在無色透明的溶液Y中,滴加BaCl2溶液,即見白色沉淀。
實驗四:繼續(xù)滴加BaCl2溶液,至白色沉淀不再產生后,過濾分離出白色沉淀,得到透明的無色濾液Z。
實驗五:在濾液Z中,滴入AgNO3溶液,則見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1)根據上述實驗報告,原粉末中一定沒有哪兩種物質
(從(A) -(F)中選兩項)
(2)原粉末中,一定含有哪兩種物質 ( 從(A) -(F)中選兩項)
(3)若只需回答上述(1)(2)的問題,你認為該小組同學不需要做哪兩個實驗
(A) 實驗一 (B) 實驗二 (C) 實驗三 (D) 實驗四 (E) 實驗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二氧化硫可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用下圖裝置來驗證濃硫酸與木炭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的產物中含有SO2和CO2
①實驗時,反應產生的氣體應從 端通入; 從 端連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實驗裝置(用 “a”或“b” 填空)。
②可觀察到A瓶的溶液 。
③B瓶溶液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綠色化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指從技術、經濟上設計可行的化學反應,使原子充分利用,不產生污染物。若以銅為原料制取硫酸銅或硝酸銅,下列設計你認為符合“綠色化學”思想的反應路線(用化學方程式表示)是 (填寫標號)。
A.制CuSO4:Cu + 2H2SO4(濃) = CuSO4 + SO2↑+ 2H2O
B.制CuSO4:2Cu + O2 = 2CuO; CuO + H2SO4(稀) = CuSO4 + H2O
C.制Cu(NO3)2:Cu + 4HNO3(濃) = Cu(NO3)2 +2NO2↑+ 2H2O
D.制Cu(NO3)2: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汽車尾氣產生的NO2、 CO等大氣污染物,可以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轉化為無毒物。其反應式可表示為:2NO2 +4CO === N2 +4CO2 。
①標出上述反應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②該反應中氧化劑是________,還原劑是________,每有28g N2生成,反應中轉移的電子為_____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KCl、MgCl2、Mg(NO3)2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K+)=0.1mol/L,c(Mg2+)=0.15mol/L,c(Cl-)=0.2mol/L,則c(NO3-)為( )
A.0.15 mol/L B.0.20 mol/L C.0.25 mol/L D.0.40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濃硫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濃硫酸在常溫下可迅速與銅片反應放出二氧化硫氣體
C.濃硫酸是一種干燥劑,能夠干燥氨氣、氫氣等氣體
D.濃硫酸在常溫下能夠使鐵、鋁等金屬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只用一種試劑,可區(qū)別Na2SO4、AlCl3、NH4Cl、MgSO4四種溶液,這種試劑是( )
A.HCl B.BaCl2 C.AgNO3 D.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檢驗燒堿(NaOH)中是否混有純堿(Na2CO3),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
A.加熱后觀察是否有氣體產生
B.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鈣溶液觀察是否有沉淀產生
C.溶于水后檢驗溶液是否顯堿性
D.溶于水后通入CO2觀察是否有NaHCO3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