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42187  42195  42201  42205  42211  42213  42217  42223  42225  42231  42237  42241  42243  42247  42253  42255  42261  42265  42267  42271  42273  42277  42279  42281  42282  42283  42285  42286  42287  42289  42291  42295  42297  42301  42303  42307  42313  42315  42321  42325  42327  42331  42337  42343  42345  42351  42355  42357  42363  42367  42373  42381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含有a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項為通Cl2過程中,溶液內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確的是                       (    )

A.x=0.4a,2Fe2++Cl2=2Fe3++2Cl     

B.x=0.6a,2Br+ Cl2=Br2+2 Cl

C.x=a,2Fe2+2Br+2Cl2=Br2+2Fe3+4 Cl    

D.x=1.5a,2Fe2+4Br+3Cl2=2Br2+2Fe3+6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離子中的若干種:K、NH4、Cl、Mg2、Ba2、CO32、SO42,現取三份100mL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產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熱后,收集到氣體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經足量鹽酸洗滌、干燥后,沉淀質量為2.33g。根據上述實驗,以下推測正確的是:                               (   )

①K一定存在 ; ②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③ Cl可能存在;

④Ba2一定不存在;⑤Mg2可能存在

A.①②            B. 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將質量為W1g的鈉、鋁混合物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應,金屬沒有剩余,共收集到標準狀況下的氣體V1L。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濃度為a mol·L-1的HC1溶液,過程中有白色沉淀產生后又逐漸溶解,當沉淀恰好消失時所加HC1溶液體積為V2L。將溶液蒸干充分灼燒得到固體W2g。下列關系式中錯誤的是       (   )

       A.24n(A1)+35.5n(Na)=W2—W1          B.n(Na)+3n(A1)=aV2

       C.n(Na)+3n(A1)=V1/11.2              D.aV2=V1/2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現象與結論相符合的是;  www.k@

A.直接觀察焰色反應火焰為淺紫色,則一定不含Na元素

B.鋁熱劑溶于足量稀鹽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現血紅色;鋁熱劑中一定不含Fe2O3

C.溶液中滴加鹽酸酸化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則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

D.某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則該氣體為SO2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6分)四種短周期元素A、B、C、D,它們原子的電子層數與最外層電子數之比分別為: 3:1, 1:1 , 1:2 和 1:3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僅根據上述信息就能夠確定的元素是               (選填A、B、C、D)。

(2)在所有滿足上述信息的短周期元素中,酸性最強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填化學式)           ;由A、D兩元素構成的化合物A2D2的電子式為(用元素符號填寫,下同):                             。

(3)在滿足上述信息的短周期元素中,若B2、CD和由B、C、D形成的化合物X的混合物 mg,在一定條件下與過量氧氣充分反應后,將產物通過足量的固體A2D2,最終發(fā)現固體質量增重mg,則符合此條件的X的分子組成可用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來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6分)某一反應體系中有反應物和生成物共6種:HCl、H2SO4、SnCl2、SnCl4、FeSO4、Fe2(SO4)3,在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顯紅色。

(1)該反應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氧化劑是____________。

(2)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標明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2分)下圖是明礬〔KAl(SO4)2•12H2O〕制取硫酸鋁和硫酸鉀的操作步驟流程圖(圖中略去了沉淀物的洗滌操作),請在圖中圓括號內填入適當的試劑名稱,在方括號內填入適當的分離方法,并回答有關問題。

(1)試劑(a)是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

(2)分離方法①是__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上述操作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上述操作,不考慮損耗,在理論上158g明礬(摩爾質量474g/mol)最多可以制得硫酸鋁晶體〔Al2(SO4)3•18H2O〕(摩爾質量666g/mol) _____g,至少可以制備K2SO4(摩爾質量174g/mol)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6分)某校化學小組的同學開展K2CO3和NaCl的固體混合物中K2CO3的檢驗與質量分數測定的探究實驗,他們提出下列實驗方案。

(一)補全以下檢驗混合物中存在K2CO3的實驗步驟及相關現象

1.取混合物樣品溶于水,分別取少量溶液進行以下實驗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一定存在K+;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一定存在CO32—。

 

(二)測定K2CO3質量分數

(1)甲同學用圖1所示裝置,把xg的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反應后,測定產生的CO2氣體的體積。實驗開始時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2)乙同學用圖2代替圖1中的收集裝置,則所測K2CO3質量分數       (填“偏大”、“偏小”、“不變”),你的改進方案是                                       。

(3)丙同學用圖3裝置測定CO2的質量,該裝置存在較多缺陷,從而導致實驗誤差,請你填寫其中的三點缺陷: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12分)鉀是活潑的堿金屬,鉀和氧有氧化鉀(K2O)、過氧化鉀(K2O2)和超氧化鉀(KO2)等多種化合物。

⑴鉀和硝酸鉀反應可制得氧化鉀K+KNO3→K2O+N2(未配平),每生成9.4gK2O消耗的還原劑有___________g

⑵超氧化鉀和過氧化鉀都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均生成氧氣和K2CO3,在醫(yī)院、礦井、潛水、高空飛行中用作供氧劑。請嘗試寫出超氧化鉀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維持氣壓穩(wěn)定可以使用超氧化鉀和過氧化鉀的混合物使吸收的CO2與生成的O2體積相同(同溫同壓),則它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

⑶KO2加熱至600℃部分分解得到產物A。6.30g產物A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鉀并產生氧氣1.12L(標準狀況),試確定產物A中鉀氧兩種原子個數之比。如果產物A只含有兩種化合物,寫出所有可能的化學式并計算A中兩種化合物的物質的量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光照條件下,將1molCH4與1molCl2混合后,經充分時間的光照,得到的液態(tài)產物為

A.CH2Cl2、CHCl3、CCl4             B. CCl4

C.CH3Cl、CH2Cl2 、CHCl3、CCl4     D.CH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