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材料:

  1999年,在比利時的一些養(yǎng)殖場,突然發(fā)生母雞不產蛋,肉雞生長異,F(xiàn)象。4月下旬,該國農業(yè)部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產生上述現(xiàn)象的罪魁禍首是某大型飼料公司生產的飼料中,含有高濃度的具有強烈致癌作用的物質二噁英。由于使用了受污染的飼料,結果發(fā)現(xiàn)雞脂肪中二噁英的含量超過允許值的140倍。隨后又發(fā)現(xiàn)受到污染的食品包括雞、雞蛋、牛肉、牛奶、豬肉及數(shù)以百計的衍生產品。比利時的“二噁英”事件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軒然大波,成為繼瘋牛病之后歐洲最大的一宗食品污染案。二噁英主要來自化工和生活垃圾的不當處理。

根據(jù)有關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由于二噁英是脂溶性物質,因而最容易存在于動物脂肪、乳汁中,由脂類物質吸收情況推測,二噁英經消化道進入動物體的可能方式是________。乳汁中含有較多的二噁英從脂類的代謝途徑看是由于________。

(2)在環(huán)境中,二噁英可以通過________關系不斷地富集,營養(yǎng)級越高,二噁英含量________。

(3)二噁英有強烈的致癌作用,其作用可能是影響

[  ]

A.DNA復制、轉錄
B.DNA分解
C.蛋白質合成
D.細胞的壽命
答案:
解析:

  (1)擴散作用,脂類物質轉化成乳汁

 。2)食物(營養(yǎng)),越高

 。3)A


提示:

(1)細胞膜的重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脂類物質或其水解產物與磷脂有較好的親和性,它們可以通過擴散方式進入細胞,二噁英易溶于脂肪,故進入細胞的方式最可能是擴散。再者細胞膜上顯然沒有運載二噁英的載體,不可能以主動運輸或協(xié)助擴散方式進入。(2)略(3)癌變的產生一般認為是細胞中的原癌基因在理化或生物因子的作用下,使基因結構改變,從而使原癌基因由抑制狀態(tài)轉變成激活狀態(tài),使正常細胞發(fā)生癌變轉化為癌細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08江西師大附中三模)I.顏色的變化常被作為生物實驗過程中結果觀察的一項重要指標。下面是實驗人員在生物實驗中碰到的有關顏色異常的問題,分析回答:

(1)在做蛋白質鑒定實驗時,在2mL蛋白質溶液中加入2mL雙縮脲試劑A液后,又加入2mL雙縮脲試劑B液,振蕩均勻,溶液顏色呈藍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在做脂肪鑒定實驗時,用顯微鏡觀察到部分脂肪微粒位于花生子葉中的細胞之間,最可能的原因是       。

(2)在葉綠體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如取材合適且提取色素的過程操作很規(guī)范,但得到的濾紙條上的色素帶顏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濾紙條濕度大,沒有預先干燥處理;②        ,③        。

(3)某實驗人員用棕色的廣口瓶按課本要求規(guī)范地制作小生態(tài)瓶,模擬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各成分比例適中,取材良好,制好后放在臥室的裝飾柜中,一星期后發(fā)現(xiàn)水質和藻類顏色異常,為了維護小生態(tài)瓶的穩(wěn)定性,至少應作下列改進:①     ;②    。

II.閱讀下列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一)實驗目的:1.驗證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與生長素有關

2.確定某種植物種子萌發(fā)、幼苗生長最適濃度范圍

(二)材料用具:蘿卜、水稻、油菜種子若干,試管、移液管、培養(yǎng)皿、濾紙、生長素溶液(濃度為1000mg/L, 10mg/L, 0.1mg/L, 1μg/L, 0.01μg/L)

(三)實驗步驟:

1.取5個試管編號,分別在1-5號試管中加入5種濃度不同的生長素溶液;

2.在每個試管中各放入2粒蘿卜種子,浸泡24小時;

3.取5個培養(yǎng)皿編號1-5號,事先在培養(yǎng)皿中墊上蒸餾水浸濕的濾紙,從1-5號試管中取出種子,分別放入與之對應的培養(yǎng)皿中,在濕濾紙上均勻擺放,蓋上培養(yǎng)皿蓋(不影響氧氣供應且氧氣充足,)在溫度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

4.觀察與收集數(shù)據(jù)。

(四)分析與討論。

問題1:本實驗步驟中有三處不嚴謹,請指出:

(1)                                    

(2)                                    

(3)                                    

問題2:為使實驗結果真實和具有普遍性,需要                  

                                      

問題3:若你是實驗小組成員,負責觀察和收集數(shù)據(jù),請按實驗目的的要求,設計一個表格用于記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先閱讀下列材料,再回答相關問題:

  2008年9月11日,三鹿公司承認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并發(fā)布召回三鹿問題奶粉的聲明。三聚氰胺,分子式C3H6H6?,是一種重要的氮雜環(huán)有機化工原料。低毒。大鼠口服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大于3克/公斤體重。動物長期攝入三聚氰胺會造成生殖、泌尿系統(tǒng)的損害,膀胱、腎部結石,并可進一步誘發(fā)膀胱癌。從2008年9月12日至17日8時,各地報告臨床診斷患兒一共有6244例。其中,有158人發(fā)生急性腎功能衰竭,有3例死亡病例。

  食品工業(yè)中常常需要檢查蛋白質含量,但是直接測量蛋白質含量技術上比較復雜,成本較高,不適合大范圍推廣,所以業(yè)界常常使用一種叫做“凱氏定氮法”的方法,即通過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蛋白質的含量。

  (1)從化學組成上看,三聚氰胺與蛋白質含有的共同元素有      ,后者的基本組成單位的結構通式為:(請寫在右側方框內)。

  (2)上文中的檢測辦法有個弱點,即只要在食品、飼料中添加一些含   量高的化學物質,就可在檢測中造成蛋白質含量達標的假象。

  (3)蛋白質在人體內消化需要的酶有蛋白酶和     。它特有的代謝終產物是  ,是在      (填器官)中形成的。

  (4)在實驗室中可以通過       反應來定性檢測待測物中有無蛋白質存在。

  (5)嬰幼兒身體的肌肉主要由蛋白質構成,但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的功能特性各不相同,這是因為

    A.肌細胞形狀不同        B.在人體細胞內的合成部位不同

    C.支配的神經不同        D.構成各肌肉的蛋白質結構不同

  (6)在這次事件中,嬰兒受損器官腎臟的主要功能是維持人體內水和    的平衡,其中水的排出主要取決于血漿中      激素的濃度,該激素的分泌部位是  ,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有關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線粒體、葉綠體在細胞內的運動有非選擇性移動(線粒體、葉綠體隨原生質流動的被動運動)和選擇性移動(向選定的目標移動。例如在精原細胞中.線粒體是均勻分布的.但隨著精子的形成進程.線粒體集中地移動到鞭毛的基部)兩種方式。

  線粒體、葉綠體中具有呈環(huán)狀的DNA,有一定的獨立性,被稱為半自主性細胞器。

  動物細胞中線粒體DNA長約5μm(1μm=104埃)。DNA分子每盤旋一周長度約為34埃。有10對核苷酸。除編碼自身的蛋白質外,還編碼自身的RNA(如tRNA等)。編碼這些RNA約需線粒體DNA全部信息量的30%。因此,線粒體DNA編碼的蛋白質是少量的,只占線粒體全部蛋白質的10%,其他蛋白質仍要核基因編碼。另外線粒體還具有許多原核生物的特性,如有自己的核糖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成染色體等。

  線粒體、葉綠體都在細胞質中進行復制增殖。

對于線粒體、葉綠體的起源,有人認為:由于前原始真核細胞捕獲了某些原核生物,這些原核生物與前原始真核生物長期共生,形成了現(xiàn)在真核細胞內的線粒體、葉綠體。

(1)線粒體選擇性移動的意義是                     

(2)線粒體非選擇性移動能保證                       。

(3)線粒體、葉綠體被稱為半自主性細胞器的原因是               。

(4)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判斷,線粒體可能起源于        ;而葉綠體可能起源于        

(5)試說明你支持或不支持線粒體、葉綠體起源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資料結合圖示回答有關問題:

    乙酰膽堿酯酶能催化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水解,使神經遞質在完成神經興奮的傳遞任務之后,盡快消失。有機磷殺蟲劑能專門抑制動物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膽堿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細胞就會處于持續(xù)興奮之中,表現(xiàn)為震顫不已,直到死亡。

  (1)圖乙①      中的物質釋放到③中的方式是     ,它將與突觸后膜上的     結合,從而使突觸后膜產生        。該物質的釋放過程與細胞膜的     有關。

  (2)生物膜包括      ,它們在化學組成上都很相似,都以     為基本支架。由圖乙看出,突觸后膜的面積相對較大,其意義是        。

  (3)關于圖乙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圖體現(xiàn)的是突觸聯(lián)系,突觸由②③④構成

    B.①中的物質釋放到③中需要消耗能量并依賴于②的選擇透過性

    C.③內的液體為組織液,構成了神經細胞和肌細胞的內環(huán)境

    D.①中的物質釋放并使④興奮時,興奮處的膜外為負電位

  (4)請將下列實驗步驟及結果補充完整。

    實驗目的:驗證有機磷殺蟲劑對乙酰膽堿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兩個相同的甲圖裝置、適宜的放電裝置、有機磷殺蟲劑、任氏液(青蛙專用生理鹽水)、培養(yǎng)皿等。

    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兩個裝置編號1、2,并分別將裝置中青蛙的“神經一腓腸肌”標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兩個培養(yǎng)皿中。

    第二步:同時用電極分別刺激兩個“神經—腓腸肌”標本的神經,指針都向左偏轉,然后恢復。

    第三步:                                

    第四步:                                

    實驗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兩棲類的某些蛙中,雄性個體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Y,雌性個體的性染色體組成是XX。如果讓它們的蝌蚪在200C左右發(fā)育時,雌雄比率約為1:1。如果讓這些蝌蚪在300C左右發(fā)育時,不管它們原來具有何種性染色體,全部發(fā)育成雄性。

(1)不同溫度條件下發(fā)育的蛙的性別表現(xiàn)有差異,這說明:             

                                       

(2)較高的溫度是改變了發(fā)育著的蝌蚪(XX)的性染色體而使之改變性狀,還是只改變了性別的表現(xiàn)型呢?請你設計實驗來探究這一問題。(只說出大體操作思路即可)

材料、用具:同一雙親產生的適量的蛙受精卵、相同的飼料、顯微鏡、各種試劑等。

實驗步驟:

①取同一雙親產生的適量的蛙受精卵,平均分成兩份,處理:

實驗組甲:                                   

對照組乙:                                    

②在每個組中隨機選取若干只成蛙編號(如1—20,要求樣本足夠大),分別從其體內選取有分裂能力的細胞進行處理,制成裝片;

③在顯微鏡下觀察                              并進行統(tǒng)計。

④預期實驗結果并進行實驗分析:

a:實驗預期:甲乙兩組實驗的裝片被觀察到的蛙細胞的性染色體組成均是XX:XY≈l:1;

結果分析:                                 

b:實驗預期:                                 

結果分析:                                 

(3)若溫度只改變了蛙的表現(xiàn)型,則30~C條件下發(fā)育成的雄蛙在其產生生殖細胞的過程中,細胞中含有x染色體最多為      條;若其中含XX的雄蛙與正常條件下發(fā)育成的雌蛙交配,在正常條件下后代性別有      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