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面所示,圖一為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示意圖,圖二表示一株小麥葉片細胞內(nèi)C3相對含量在一天24小時內(nèi)的變化過程,請據(jù)圖分析:
(1)從圖一可知,在a中發(fā)生的反應稱 ,參與此反應的特有物質(zhì)有 。
(2)能溶解于丙酮中的是存在于a結構的 ,其中決定葉片綠色的是 。
(3)從圖二可知,從 點開始合成有機物,至 點有機物合成終止。
(4)AB段C3含量較高,其主要原因是 。
(5)G點C3含量極少,其原因是 。
(6)G點與F點相比,葉綠體中NADPH含量較 (填“高”或“低”)。
(1)光反應 色素、酶等 (2)色素 葉綠素 (3)B Ⅰ
(4)無光照,不能進行光反應,不能產(chǎn)生[H]和ATP,C不能還原成C
(5)氣孔關閉,缺少CO,C不能轉化為C (6)高
解析:光合作用的廣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產(chǎn)物是[H]和ATP。暗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的基質(zhì),產(chǎn)物是葡萄糖和水。暗反應階段主要有兩個步驟,第一是五碳化合物固定二氧化碳形成三碳化合物,這一階段不需用光反應的產(chǎn)物[H]和ATP,第二階段是三碳化合物被還原成葡萄糖。這一階段,需要光反應產(chǎn)生的[H]和ATP。從圖中可以看到從B點三碳化合物開始降低,說明開始被還原。I點以后,三碳化合物不再變化,說明不在固定三碳化合物。說明合成葡萄糖終止。G點的三碳化合物含量最低,說明被固定的三碳化合物最多,被還原成的葡萄糖最多。G點的光照強度比F點強,光反應也強,產(chǎn)生的NADPH也多。
錯題分析:本題學生出錯的原因在于弄不明白光反應和暗反應的過程、場所以及光反應和暗反應的聯(lián)系,以及對圖二的分析弄不明白,對G點C3含量變化的原因分析不透。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回答下列與細胞有關的實驗問題。
(1)下列4項實驗中,需保持細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號)。
①觀察葉綠體和原生質(zhì)的流動 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中DNA的分布
③酵母菌的呼吸探究方式 ④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按下面步驟進行質(zhì)壁分離實驗。
步驟一: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蘚類小葉,蓋上蓋玻片。
步驟二:從蓋玻片一側滴入0.3 g/mL蔗糖溶液,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這樣重復幾次,使蓋玻片下面蘚類小葉浸潤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驟三: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所示。
①圖中A、B處的顏色分別是 。
②如上述實驗步驟二中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的是加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9/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B處顏色分別是 、 。
③如果將步驟二中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蘚類小葉的裝片,放在80℃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裝片中的蘚類小葉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結構后,為更準確地判斷A處顏色,對顯微鏡的操作方法是 、 。如果A處呈綠色,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07上海卷)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是多種酸性污染氣體溶于大氣中的水分后,產(chǎn)生硫酸或硝酸等化合物,然后隨著雨點降落下來而成。某生物探究小組為了解酸雨對陸生植物的影響,設計了一個模擬實驗方案。
目的原理:大氣中的SO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實驗室中以SO2模擬酸雨,研究不同SO2量對兩種植物幼苗生長的影響,從而了解自然界中酸雨對植物的危害。
實驗材料:1.實驗裝置如下圖。
2.甲乙兩種植物的種子、SO2氣體、氣體流量計(控制充氣量)、蒸餾水、植物培養(yǎng)液等。
實驗步驟:1.取5套實驗裝置并編號,設立_________和_________。
2.甲乙兩種植物的種子發(fā)芽后,取已長出一片真葉的幼苗若干株,分別直立于盛有植物培養(yǎng)液的玻璃皿中,并放入各實驗裝置的容器內(nèi),如上圖所示。
3.按圖裝配好實驗裝置。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關閉實驗裝置活塞,將裝置置于_________、_________的環(huán)境下,在第5天統(tǒng)計各組兩種幼苗的死亡數(shù),并計算死亡率。
實驗結果:1.實驗結果如下表:
編號 | 1 | 2 | 3 | 4 | 5 | |
SO2量 | C1 | C2 | C3 | C4 | C0 | |
死亡率(%) | 甲 | 0 | 10 | 40 | 80 | 0 |
乙 | 0 | 0 | 20 | 40 | 0 |
2.在下面空白處畫出直方圖,比較甲、乙兩種植物幼苗的存活率。
討論:從結果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拓展:在“酸雨對陸生植物影響的模擬實驗”的研究中,除本試題的“方法”與“指標”外,請你另外設計方案,填入下表。
模擬產(chǎn)生酸雨的方法 | 植物受影響的指標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云南省高二9月月考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7分)回答下列與細胞有關的實驗問題。
(1)下列4項實驗中,需保持細胞生理活性的有_____________ 。 (填序號)。
①觀察葉綠體和原生質(zhì)的流動;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2)按下面步驟進行質(zhì)壁分離實驗。
步驟一: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蘚類小葉,蓋上蓋玻片。
步驟二:從蓋玻片一側滴入0.3 g/mL的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
這樣重復幾次,使蓋玻片下面的蘚類小葉浸潤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驟三: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所示。
① 圖中A、B處的顏色分別是 _______ 、 _______ 。
② 如果上述步驟二中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的是加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 g/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B處顏色分別是 _______ , _______ 。
③ 如果將步驟二中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蘚類 小 葉 的裝片,放在80℃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裝片中的蘚類小葉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結構后,為更準確地判斷A處顏色,對顯微鏡的操作方法是 ,如果A處呈綠色,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廣東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⑴人的骨骼肌細胞中ATP的含量只能維持劇烈運動3 s以內(nèi)的能量供應。某運動員參加短跑比賽過程中,肌肉細胞中ATP的相對含量隨時間的變化如下圖所示。請根據(jù)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 a→b的變化過程,ATP被水解,釋放的能量用于————————————————————————。
② b→c過程中,ATP含量增加,說明————————————————————————加強,釋放更多的能量,供ADP合成ATP,補充消耗的ATP。
③ 從整個曲線看,肌細胞中ATP的含量不會降為零,說明————————————————————————。
⑵回答下列與細胞有關的實驗問題。
① 下列4項實驗中,需保持細胞生理活性的有-----------------------。(填序號)。
A.觀察葉綠體和原生質(zhì)的流動
B.觀察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中DNA的分布
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D.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② 按下面步驟進行質(zhì)壁分離實驗。
步驟一: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蘚類小葉,蓋上蓋玻片。
步驟二:從蓋玻片一側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這樣重復幾次,使蓋玻片下面的蘚類小葉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驟三: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所示。
ⅰ圖中A、B處的顏色分別是:A-----------------,B--------------------。
ⅱ如果上述實驗步驟二中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的是加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B處顏色分別是A-----------------,B--------------------。
ⅲ如果將上述實驗步驟二中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蘚類小葉的裝片,放在80℃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裝片中的蘚類小葉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結構后,為更準確地判斷A處顏色,對顯微鏡的操作方法是----------------------------------------------、----------------------------------------------。如果A處呈綠色,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天津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與細胞有關的實驗問題。
(1)下列4項實驗中,需保持細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號)。
①觀察葉綠體和原生質(zhì)的流動
②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過程
④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2)按下面步驟進行質(zhì)壁分離實驗。
步驟一: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蘚類小葉,蓋上蓋玻片。
步驟二:從蓋玻片一側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 這樣重復幾次,使蓋玻片下面的蘚類小葉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驟三: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所示。
①圖中A、B處的顏色分別是 。
②如果上述實驗步驟二中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的是加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B處顏色分別是 。
③如果將步驟二中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蘚類小葉的裝片,放在80℃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裝片中的蘚類小葉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結構后,為更準確地判斷A處顏色,對顯微鏡的操作方法是 、 。如果A處呈綠色,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