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下列①~④曲線圖均表示光合作用與某些影響因素的關系。在下列各選項中,錯誤的是 ( )
A.①圖中的X因素可表示CO2濃度
B.②圖中Y因素可能代表N、P、K等必需元素
C.③圖中,其他條件適宜,當植物缺Mg時,b點將向左移動
D.④圖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濃度,當光照強度小于c值時,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強度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下列關于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核細胞具有染色質,真核細胞具有染色體
B.原核細胞中沒有核糖體,真核細胞中含有核糖體
C.原核細胞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真核細胞有細胞核
D.原核細胞的DNA分布于擬核,真核細胞的DNA分布于細胞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7.結合圖形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判斷甲是否為需氧型生物,依據的是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①
B.若判斷乙是否為植物細胞,并不能僅依據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②
C.用電子顯微鏡觀察不能區(qū)分細胞甲和細胞乙是否為原核生物
D.根據細胞中是否含有結構③,可將甲、乙、丙三種生物分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兩個類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9.下列有關人體細胞內ATP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寒冷時,細胞產生ATP的速率下降
B.緊張狀態(tài)下,細胞內ATP的合成速率大大超過分解速率
C.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中ATP與ADP之間相互轉化的速率迅速加快
D.饑餓時,細胞內ATP的合成速率大大超過分解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6.下列關于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實驗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壁的伸縮性較小,原生質層的伸縮性較大,是發(fā)生質壁分離的一個基礎
B.所有的高等植物細胞在環(huán)境條件適宜時都可以發(fā)生質壁分離現象
C.發(fā)生質壁分離的原因之一是水分子的滲透作用
D.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可看到細胞的中央液泡逐漸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6.下圖為植物的某個葉肉細胞中的兩種膜結構以及膜上面發(fā)生的生化反應。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乙兩種膜分別是葉綠體內膜和線粒體內膜
B.圖甲中的[H]將要用于C3的還原,圖乙中的[H]主要來自丙酮酸分解為CO2的過程
C.甲、乙兩種生物膜除產生上述物質外,還均可產生ATP
D.兩種膜上發(fā)生的生化反應可以同時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3.萌發(fā)的禾谷類種子中淀粉酶活性較強,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較耐熱,在pH為3.6以下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熱,在70℃條件下15 min后失活。
實驗材料:萌發(fā)3天的小麥種子(芽長約1 cm)。
主要試劑及儀器:麥芽糖標準液、5%淀粉溶液、斐林試劑、蒸餾水、恒溫水浴鍋等。
實驗步驟:
步驟一:制作麥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凈的具塞刻度試管,編號,按表加入試劑,再將試管置于60℃水浴中加熱2 min,取出后按試管號順序排列。
步驟二:利用萌發(fā)3天的小麥種子制備淀粉酶溶液。
步驟三:將裝有淀粉酶溶液的試管置于70℃水浴中15 min,取出后迅速冷卻。
步驟四:另取四支試管,編號A、B、C、D,向A、B試管中各加5 mL 5%淀粉溶液,向C、D試管中分別加入2 mL已經處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麥芽糖)和蒸餾水,將四支試管置于40℃恒溫水浴中保溫10 min,然后將C、D試管中的溶液分別加入到A、B試管中,搖勻后繼續(xù)在40℃恒溫水浴中保溫10 min。
步驟五:取A、B試管中反應溶液各2 mL分別加入E、F試管,然后向E、F試管分別加入________,________,觀察顏色變化。
結果分析:將E試管中顏色與步驟一中獲得的麥芽糖標準液進行比較,獲得該試管中麥芽糖濃度,并計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
請分析回答:
(1)本實驗的目的是測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一的5~7試管中加入蒸餾水的量(X、Y、Z)分別是________(單位mL)。
(3)實驗中B試管所起的具體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補全步驟五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測定另一種淀粉酶的活性,則需在步驟________進行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右圖表示各種概念之間的關系,下列選項與圖示相符的是
A.Ⅰ血液 Ⅱ血漿 Ⅲ 血紅蛋白
B.Ⅰ核糖體 Ⅱ核糖核苷酸 Ⅲ 核糖核酸
C.Ⅰ生態(tài)系統 Ⅱ生物群落 Ⅲ 生產者
D.Ⅰ 致癌因子 Ⅱ 病毒致癌因子 Ⅲ 黃曲霉毒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