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是控制癌細胞生長的方法之一,藥物可以殺死癌細胞,下圖給出的是一個典型的化療過程,每3周給藥一次(圖中箭頭所示),圖中記錄了化療過程中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的數(shù)量變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癌細胞最可能發(fā)生于高頻率分裂的組 織(如器官的上皮組織)
B.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不受密度制約因素的限制而能不斷分裂和生長,無正常細胞的
接觸控制現(xiàn)象
C.據(jù)圖可知最初給藥后兩類細胞數(shù)量都明顯減少,然后又回升,而每次給藥后癌細胞回升少于正常細胞
D.據(jù)圖可知為了使癌細胞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可以在化療過程中加大給藥劑量或縮短
給藥周期而不會引起較強的負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化療是控制癌細胞生長的方法之一,藥物可以殺死癌細胞,下圖給出的是一個典型的化療過程,每3周給藥1次(圖中箭頭所示),圖中記錄了化療過程中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的數(shù)量變化。以上說法錯誤的是( )
A.癌細胞最可能發(fā)生于高頻率分裂的組織(如器官的上皮組織)
B.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不受密度制約因素的限制而不斷分裂和生長,無正常細胞的接觸抑制現(xiàn)象
C.據(jù)圖可知最初給藥后兩類細胞數(shù)量都明顯減少,然后又回升,而每次給藥后癌細胞回升量少于正常細胞
D據(jù)圖可知為了使癌細胞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可以在化療過程中加大藥劑量或縮短給藥周期而不會引起較強的負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化療是控制癌細胞生長的方法之一,藥物可以殺死癌細胞,下圖給出的是一個典型的化療過程,每3周給藥1次(圖中箭頭所示),圖中記錄了化療過程中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的數(shù)量變化。請分析回答:
(1)化療時采用的烷化劑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夠與DNA分子發(fā)生反應,從而阻止參與DNA復制的酶與DNA的相互作用。此類藥品作用于癌細胞周期的________期。化療還可以采用其他藥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結(jié)構(gòu)與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擾DNA復制以及________合成。
(2)據(jù)圖回答化療過程中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的數(shù)量變化的共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癌細胞最可能發(fā)生于高頻率分裂的組織?
(4)化療過程中的給藥劑量加大或給藥周期縮短,癌細胞都會得到更有效的控制。為什么臨床上并不這樣做?
(5)人們正在研究用單克隆抗體治療癌癥,與化療相比較,這種療法的原理及其優(yōu)越性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河北正定中學2009-2010學年下學期高二第二次考試生物試題 題型:選擇題
癌癥臨床化療是控制癌細胞生長的方法之一,藥物可以殺死癌細胞,下圖給出的是一個典型的化療過程,每3周給藥1次(圖中箭頭所示),圖中記錄了化療過程中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的數(shù)量變化。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癌細胞最可能發(fā)生于高頻率分裂的組織(如器官的上皮組織)
B.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不受密度制約因素的限制而不斷分裂和生長,即無正常細胞的接觸抑制現(xiàn)象
C.據(jù)圖可知最初給藥后兩類細胞數(shù)量都明顯減少,然后又回升,而每次給藥后癌細胞回升數(shù)量少于正常細胞
D.據(jù)圖可知為了使癌細胞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可以在化療過程中加大藥劑量或縮
短給藥周期而不會引起較強的副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化療是控制癌細胞生長的方法之一,藥物可以殺死癌細胞,圖6-4-1給出的是一個典型的化療過程,每3周給藥1次(圖中箭頭所示),圖中記錄了化療過程中正常細胞和癌細胞的數(shù)量變化。
圖6-4-1
(1)指出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相比的兩項不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癌細胞最可能發(fā)生于高頻率分裂的組織(如器官的上皮組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據(jù)圖指出兩類細胞在化療的最初30 d內(nèi)的數(shù)量變化情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療過程中給藥劑量加大或給藥周期縮短,癌細胞都會得到更有效的控制。臨床上為什么并不這樣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