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體內的內分泌腺產生的微量有機物
B、植物激素直接參與細胞內的各項生命活動
C、乙烯在幼嫩的果實中含量較多
D、植物的根、芽、莖對生長素的反應敏感程度不同
考點:生長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兩重性,植物激素的作用
專題:
分析:植物激素是指植物體內一定部位產生,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知識,根據選項描述結合基礎知識做出判斷.
解答: 解: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體內一定部位產生的微量有機物,沒有專門的內分泌腺產生,A錯誤;
B、植物激素對細胞生命活動起調節(jié)作用,但不直接參與細胞內的各項生命活動,B錯誤;
C、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進果實成熟,存在于植物體的各個部位,在成熟的果實中含量較多,C錯誤;
D、生長素生理作用具有雙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生長素的雙重作用與濃度和器官有關,根、芽、莖三種器官對生長素敏感性,根比芽敏感,芽比莖敏感,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植物激素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用某酶適當處理一種細胞結構,發(fā)現降解產物主要是葡萄糖,進一步分離該細胞的某些細胞器進行分析,發(fā)現均含有五碳糖.據此推知,這些細胞器不可能完成的以下生化反應是( �。�
A、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B、
C、C3H4O3(丙酮酸)+3H2O
3CO2+10[H]+能量
D、6CO2+12H2O
C6H12O6+6H2O+6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科學工作者研究了鈣和硼對某種植物花粉粒萌發(fā)和花粉管生長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A、適宜濃度的鈣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長,適宜濃度的硼有利于花粉的萌發(fā)
B、鈣和硼對花粉萌發(fā)、花粉管生長的影響不同
C、鈣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幾乎不影響花粉管生長速率
D、硼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幾乎不影響花粉管的生長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生物變異說法,錯誤的是(  )
A、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
B、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不等交換,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C、染色體不分離或不能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
D、基因突變產生的有利變異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一種二倍體高等生物花藥離體培養(yǎng)過程中細胞分裂示意圖.該二倍體高等生物的細胞核中染色單體數目最多為(  )
A、6條B、9條
C、12條D、18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關于糖類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核酸的組成成分中有單糖
B、葡萄糖是細胞內最重要的能源物質
C、淀粉和糖元是人體內的貯能物質
D、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哺乳動物受精的過程中,精子能夠與卵細胞相互識別結合.這一現象體現出細胞膜能夠( �。�
A、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B、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C、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
D、保護細胞內部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分析有關科學探究的資料,回答問題.

Ⅰ、調查統計和實驗探究等方法被廣泛應用于生物科學研究之中.請回答相關問題:
(1)心血管病是全球人類因病死亡的“頭號殺手”,圖1表示調查得到的四個國家男性和女性每
100000人中死于心血管病的比率.
①圖1顯示的死亡率的差異表現在
 
(寫出一個方面即可).
②如果說造成上述4國死亡率差異的原因與酒精攝入量有關,請你嘗試寫出一種探究酒精攝入量與心血管病死亡率關系的假設
 

Ⅱ、荔枝果皮中存在多酚氧比酶,能夠氧化果皮中的一些無色物質而形成褐色物質,這是引起采后荔枝果皮褐變的原因之一.研究發(fā)現溫度、氧和機械損傷以及微生物等因素都會影響果蔬的保鮮效果.某同學設計了下列實驗,旨在探究溫度和無氧條件對荔枝果皮內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響.(假定優(yōu)質荔枝果皮褐變面積的百分率應低于15%)
【實驗一】:探究無氧條件對荔枝果皮內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實驗假設:無氧條件下,多酚氧化酶無活性,無法催化褐變反應.
供選材料:剛采摘下來的新鮮荔枝、2%次氯酸鈉溶液、CO2氣體、氧氣、保鮮袋等.
供選儀器:恒溫箱、充氣裝置.
實驗方案:①預處理:將剛采收回來的新鮮荔枝去柄,用2%次氯酸鈉溶液浸果、晾干.
②施加實驗條件實施實驗.
(2)①若上述實驗假設成立,請完成表.
  實驗施加條件 實驗結果(有無褐變)
實驗組
 
對照組 保鮮袋內充入足量的空氣
 
實驗結果:在完全無氧條件下,多酚氧化酶無法催化上述的褐變反應過程,果實無褐變.
②既然無氧條件下荔枝果皮不會發(fā)生褐變,你認為可否在此條件下貯藏荔枝?為什么?
 

【實驗二】:探究溫度對荔枝果皮內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供選材料:剛采摘下來的新鮮荔枝、2%次氯酸鈉溶液、保鮮袋、標簽、實驗記錄紙、筆等.
供選儀器:恒溫箱.
(3)圖2是該同學通過對實驗結果的統計獲得的折線圖.請以此圖為依據補充完善下列實驗方案:
實驗方案:
①預處理:將剛采收回來的新鮮荔枝去柄,用2%次
氯酸鈉溶液浸果、晾干.
②確定測量指標.
③選擇實驗材料、分組并施加實驗變量.
選材分組:
 

設計實驗變量梯度;
裝入保鮮袋并作好標簽后,分別放入相應溫度的恒溫箱中;
④經過5天后,取出荔枝果實,測定并記錄褐變面積.
⑤實驗結果:每組發(fā)生褐變荔枝的面積(%)(假定每組荔枝表皮總面積為100).
組一1:褐變面積2.8;組一2:褐變面積3.2;
組二1:褐變面積8.1;組二2:褐變面積8.3;
組三1:褐變面積10.3組三2:褐變面積13.7;
組四1:褐變面積27.2;組四2:褐變面積23.8;
組五1:褐變面積68.7;組五2:褐變面積72.3;
組六1:褐變面積98;組六2:褐變面積95;
(4)針對實驗方案對上述數據進行統計處理,用合適的表格表達.
 

(5)【結論】綜合以上二個實驗的結果可見,無氧條件、溫度對荔枝果皮內多酚氧化酶活性都有影響.根據對以上圖表數據的分析可知對荔枝具有較好保鮮效果所需的溫度范圍是
 
.如果要探究荔枝保鮮效果的最佳環(huán)境條件,你認為對上述實驗需要進一步完善并探究的課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體和動物體進行各項活動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是( �。�
A、ATP水解釋放的
B、脂肪分解釋放的
C、太陽能供給的
D、葡萄糖氧化分解釋放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