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ATP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有( )

①人體成熟的紅細胞、蛙的紅細胞、雞的紅細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若細胞內Na+濃度偏高,為維持Na+濃度的穩(wěn)定,細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 ATP中的“A”與構成DNA、RNA中的堿基“A”不是同一物質

④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過程中不消耗ATP

⑤ATP中的能量可以來源于光能、化學能,也可以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

A.0項 B.1項

C.2項 D.3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為某同學構建的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過程圖,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有氧呼吸總反應式: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催化A→B的酶存在于線粒體基質.
(2)C是H2O,有氧呼吸過程中產生C的場所是線粒體內膜.  
(3)D是[H],產生D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基質.
(4)如果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產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高二八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了解某種雌性激素對小龍蝦行為反應的影響,你認為下列哪項設計不恰當( )

A.將小龍蝦按性別分成兩組,雄性組注射該激素,雌性組作為對照

B.隨機分配小龍蝦到實驗組或對照組,使兩組的性別比例和生長狀況大體一致

C.實驗組注射某種雌性激素,對照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的該激素溶液的溶劑

D.實驗組與對照組應置于相同環(huán)境下飼養(yǎng),喂養(yǎng)等量的飼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甘肅省高三9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下列生命現象及其生物學意義表述正確的是( )

A.光合作用推動碳循環(huán)過程,促進了生物群落中的物質和能量循環(huán)

B.細胞凋亡使細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體內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

C.主動運輸使膜內外物質濃度趨于一致,維持了細胞的正常代謝

D.細胞分裂使細胞趨向專門化,提高了機體生理功能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甘肅省高三9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用蒸餾水處理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使其漲破后過濾,即可獲得DNA的粗提液

B.檢測梨汁中的還原糖,可加入適量斐林試劑并搖勻,水浴加熱觀察顏色變化

C.觀察細胞質壁分離時,制作臨時裝片后,滴加0.3g/mL蔗糖溶液,再進行觀察

D.觀察細胞有絲分裂時,將處理過的根尖染色后置于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即可鏡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甘肅省高三9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甲乙兩組等量的酵母菌,甲組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乙組酵母菌進行發(fā)酵,若它們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則它們消耗的氧氣總量與釋放的二氧化碳總量的比為( )

A.1:1 B.1:2

C.3:1 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甘肅省高三9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原生質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原生質體的結構是由細胞膜、液泡膜以及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組成

B.用酶解法獲得原生質體后,可以用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對其活力進行檢查

C.組成原生質體的主要生命物質是蛋白質和核酸

D.原生質體只能用于植物細胞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甘肅省高三9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水既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也是有氧呼吸的產物,在有氧呼吸過程中水的消耗和生成分別在( )

A.第一階段、第三階段

B.第二階段、第三階段

C.第一階段、第二階段

D.第三階段、第三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在一個研究所里單獨飼養(yǎng)某種珍稀野兔,該動物毛發(fā)顏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表現為黑色和白色,在該毛發(fā)顏色的遺傳中存在著某種合子致死現象,以下是研究人員所做的雜交實驗及其結果,對實驗結果分析正確的選項是( 。
組別母兔公兔子代表現型及比例
白毛白毛白毛公兔:白毛母兔:黑毛公兔:黑毛母兔=2:2:1:1
白毛黑毛白毛公兔:白毛母兔:黑毛公兔:黑毛母兔=1:1:1:1
A.由第二組實驗結果可推知白毛是顯性性狀
B.控制該毛色遺傳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C.該性狀的遺傳中致死的合子基因型為Aa
D.如讓第二組的子代之間自由交配,則下一代雌雄性別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