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采用樣方法調查某地區(qū)(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A. 計數(shù)甲地內蒲公英的總數(shù),再除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

B. 計數(shù)所有樣方內蒲公英總數(shù),除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

C. 計算出每個樣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樣方蒱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

D. 求出所有樣方蒲公英的總數(shù),除以所有樣方的面積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積,作為甲地蒲公英的種群密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安陽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細胞膜是植物細胞的邊界,也是該細胞最外層的結構

B. 組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均是運動的

C. 細胞間的信息交流一定是在細胞膜的參與下完成的

D. 細胞膜上課附著與有氧呼吸、ATP水解有關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臺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評估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較長時間黑暗中生長的植物,對其葉片中的色素進行提取和分離,結果最可能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 若該圖表示在溫度交替變化的環(huán)境中健康人的皮膚血流量變化,則AB段感受刺激的是溫覺感受器,此時血液中明顯增多的激素是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

B. 若某健康人A點前從未接觸過某病菌,該圖A、C兩點表示該病菌先后兩次侵入此人體后引起的抗體濃度的變化,則AB、CD段產生抗體的漿細胞都來自兩種細胞的分化

C. 若該圖表示正常人一天內體溫變化,則說明人的體溫隨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波動

D. 若該圖表示正常人進食后的血糖濃度變化,則AB段血液中胰島素含量上升,肝臟在BD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 生態(tài)系統(tǒng)相對穩(wěn)定時無能量輸入和散失

C. 生態(tài)系統(tǒng)維持相對穩(wěn)定離不開信息傳遞

D. 食物網(wǎng)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的渠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體后可發(fā)生下圖免疫反應(A、B為有關物質),下列各種分析正確的是

A. 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機體后,能刺激T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成效應T細胞,效應T細胞能產生抗體與病毒結合

B. A物質為抗體,最終將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C. T細胞成熟于骨髓,它可分化成記憶細胞和效應T細胞

D. 效應T細胞和靶細胞密切接觸依賴B物質,B物質的化學本質是糖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雅安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右圖為高等動物反射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當動物所吃食物過咸或飲水不足時,可以在圖中“蝴蝶圖形”處產生渴覺

B. 當①受到刺激時,該處的細胞膜內外的電位表現(xiàn)為內負外正

C. ③的結構決定了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只能是單向的

D. 若從①處剪斷神經纖維,刺激②處,M不能產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湖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加試題】為了研究2個新育品種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員分別測定了新育品種與原種(對照)葉片的凈光合速率、蛋白質含量和葉綠素含量,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P1的凈光合速率最強與其葉綠素含量較高從而可產生更多的NADPH和ATP有關

B. P2參與光合作用酶的含量可能比對照組的高,導致其光合速率比對照組的高

C. 凈光合速率可用單位時間反應物C02的消耗量或生成物02的釋放量表示

D. 乙烯能調節(jié)新育品種葉片氣孔的開放程度,從而影響其凈光合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安徽省黃山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是某同學得到的探究不同濃度的某生長素類似物(A)對月季扦插枝條生根影響的實驗結果,對該實驗結果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 該實驗缺少用等量蒸餾水處理的對照實驗結果

B. 與1.0mg/mL相比,1.0mg/mL與2.0mg/mL之間生根條數(shù)的多少無法判斷

C. 應在1.0mg/mL至2.0mg/mL之間設置更小的濃度梯度探究A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D. 從圖中不能得出5.0mg/mL的濃度對月季枝條的生根起促進作用還是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