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質(zhì)中含有氮元素的是(  )
①酶   ②糖原  ③纖維素  ④核糖核酸   ⑤淀粉   ⑥胰島素   ⑦脂肪.
A、①②⑤B、④⑥⑦
C、③⑥⑦D、①④⑥
考點:糖類的組成元素,氨基酸的分子結(jié)構(gòu)特點和通式,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脂質(zhì)的組成元素
專題: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組成:
(1)蛋白質(zhì)是由C、H、O、N元素構(gòu)成,有些含有P、S;
(2)核酸是由C、H、O、N、P元素構(gòu)成;       
(3)脂質(zhì)是由C、H、O構(gòu)成,有些含有N、P;
(4)糖類是由C、H、O組成.
解答: 解:①、酶是蛋白質(zhì)或RNA,組成元素為C、H、O、N或C、H、O、N、P,所以含有氮元素,故①正確;
②、糖源屬于糖類,組成元素為C、H、O,不含氮元素,故②錯誤;
③、纖維素屬于糖類,組成元素為C、H、O,不含氮元素,故③錯誤;
④、核糖核酸(RNA)屬于核酸,組成元素為C、H、O、N、P,含有氮元素,故④正確;
⑤、淀粉屬于糖類,組成元素為C、H、O,不含氮元素,故⑤正確;
⑥、胰島素是蛋白質(zhì),組成元素為C、H、O、N,含有氮元素,故⑥正確;
⑦、脂肪屬于脂質(zhì),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氮元素,故⑦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生物體的化合物和元素組成,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鼠尾藻是一種著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其枝條中上部葉片較窄,稱之狹葉;而下部葉片較寬,稱之闊葉.新生闊葉星淺黃色,進人繁殖期后星深褐色.研究人員在18℃(鼠尾藻光合作用最適溫度)等適宜條件下測定葉片的各項數(shù)據(jù)如下表.
葉片 光補償點
(μmol.m-2?g-1
光飽和點
(μmol.m-2?g-1
葉綠素
(mg?g-1
最大凈光合速率
(μmolO2.g-2?min-1
新生闊葉 16.6 164.1 0.37 1017.3
繁殖期闊葉 15.1 266.0 0.73 1913.5
狹葉 25.6 344.0 0.54 1058.2
(光補償點為總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時的光照強度:光飽和點為總光合速率剛達到最大時的光照強度)
(l)據(jù)表分析,鼠尾藻從生長期進入繁殖期時,闊葉的光合作用強度
 
,其內(nèi)在原因是葉片的
 

(2)依據(jù)表中
 
的變化,可推知戮鹺碳的狹葉比闊葉更適應
 
(弱光/強光)條件.這與狹葉著生在枝條中上部,海水退潮時會暴露于空氣中的特點相適應.
(3)在一定光照強度等條件下,測定不同溫度對新生闊葉的凈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

①實驗測定凈光合速率時所設定的光照強度
 
(大于/等于/小于)上表中的光飽和點.
②將新生闊葉由18℃移至26'C下,其光補償點將
 
(增大/不變/減小),這影響了鼠尾藻對光能的利用效率.因此在南方高溫環(huán)境下,需考慮控制.
 
 
等條件以利于鼠尾藻的養(yǎng)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某同學以新鮮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為材料,經(jīng)不同處理和染色體劑染色,用高倍顯微鏡觀察.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經(jīng)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觀察到紅色的細胞核
B、經(jīng)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觀察到綠色的細胞質(zhì)
C、經(jīng)健那綠染色,可觀察到藍綠色顆粒狀的線粒體
D、經(jīng)蘇丹Ⅲ染色,可觀察到橘黃色顆粒狀的蛋白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學生繪出的某高等植物細胞分裂圖象其中錯誤的是( 。
A、a和bB、c和d
C、b和dD、e和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玉米粒的黃色對白色為顯性,現(xiàn)有一粒黃色玉米,請你從下列方案中選一個既可判斷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純種的遺傳特性的可能方案(  )
A、觀察該黃粒玉米,化驗其化學成分
B、讓其與白色玉米雜交,觀察果穗
C、進行同株異花傳粉,觀察果穗
D、讓其進行自花受粉,觀察果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一表示基因型為AaBb的某動物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圖象;如圖二表示該動物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染色體數(shù)與核DNA數(shù)比例的變化關(guān)系,下列相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一中②④為次級精母細胞,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只能是基因突變
B、圖一中①②③⑤都含有二個染色體組
C、圖一細胞中處于圖二CD段的有①④⑤
D、若該動物產(chǎn)生一個Aab的配子,則發(fā)生分裂異常的時段應為圖二的DF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右圖是某二倍體植物一個正在進行分裂的根尖細胞示意圖,以下判斷不正確的是(  )
①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有4對同源染色體;
②圖中細胞含有兩個染色體組;
③該細胞發(fā)生的變異屬于可遺傳的變異;
④該細胞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穿龍薯蕷是重要的藥材植物.研究者為了確定穿龍薯蕷生長的最適土壤含水量,進行了如下實驗:
第一步把生長狀況相同的穿龍薯蕷幼苗隨機分為五組,并分別種植在土壤相對含水量 為20%、30%、50% 70%、90%的花盆中,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
第二步每隔兩天進行控水處理,使土壤含水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
第三步一段時間后,選擇連續(xù)的3個晴天,在8:00-18:00之間,每隔2小時測定各組植 物的C02吸收速率,重復5次.
請分析回答:
(1)該研究課題的名稱是
 

(2)在第二步中,進行控水處理的目的是控制實驗的
 
變量.土壤中水分減少的原因之一是根尖成熟細胞對水分的吸收.根尖成熟細胞能夠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必需具備的兩個條件是
 
、
 

(3)在第三步中,多次重復測定CO2吸收速率的目的是
 

(4)研究發(fā)現(xiàn),土壤相對含水量為70%時,穿龍薯蕷的光合作用最強,結(jié)果如圖.據(jù)圖分析:
①8:00~12:00間,導致穿龍薯蕷的CO2吸收速率不斷增大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
 

②12:00~14:00間,CO2吸收速率下降的主要原 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1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學家分享.博伊特勒和霍夫曼發(fā)現(xiàn),“toll樣受體”(TLR)是單個的跨膜非催化性蛋白質(zhì),可識別不同病原體,并在細菌入侵時快速激活非特異性免疫.斯坦曼則發(fā)現(xiàn)了免疫系統(tǒng)的樹突細胞能激發(fā)T淋巴細胞,引起一系列反應,如制造出抗體和“殺手”細胞等,殺死被感染的細胞以及“入侵者”.下列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
A、toll樣受體(TLR)是基因表達的產(chǎn)物,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
B、toll樣受體(TLR)可能存在于細胞的外表面,對抗原具有識別作用
C、樹突細胞激發(fā)T淋巴細胞體現(xiàn)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D、樹突細胞能激發(fā)T細胞分化形成各種淋巴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