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0218  120226  120232  120236  120242  120244  120248  120254  120256  120262  120268  120272  120274  120278  120284  120286  120292  120296  120298  120302  120304  120308  120310  120312  120313  120314  120316  120317  120318  120320  120322  120326  120328  120332  120334  120338  120344  120346  120352  120356  120358  120362  120368  120374  120376  120382  120386  120388  120394  120398  120404  120412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有關生物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用樣方法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時,取樣的關鍵是隨機取樣
B.在電子顯微鏡下拍攝到葉綠體的結構照片屬于物理模型
C.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度的實驗中,用浸泡法處理時要求溶液濃度較低.時間較長,沾蘸法則正好相反
D.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研究過程和摩爾根果蠅眼色遺傳的研究過程均用到了假說演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下列物質中,存在于人體內環(huán)境中的一組是( 。
①血紅蛋白       
 ②血漿蛋白       
③葡萄糖      
④二氧化碳     
⑤淚液.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圖示過程存在基因重組的是( 。
A.①⑤B.②③⑤C.①④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在一段能編碼蛋白質的脫氧核苷酸序列中,如果其中部替換了1個核苷酸對,不可能的后果是( 。
A.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質與原蛋白質僅在替換位點的氨基酸種類不同
B.翻譯為蛋白質時,在替換的位置終止,而減少多個氨基酸
C.翻譯的蛋白質中,替換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發(fā)生變化
D.翻譯的蛋白質中,與原來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基因突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
B.基因突變后遺傳信息和生物的性狀不一定發(fā)生改變
C.自然狀態(tài)下的突變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誘變的突變是定向的
D.基因突變產生的性狀往往對個體的生存是不利的,但有利于種群的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中心法則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過程
B.不同生物,遺傳信息的傳遞途徑可能相同
C.DNA聚合酶催化DNA轉錄為RNA
D.tRNA上的反密碼子由mRNA轉錄而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圖①-③分別表示人體細胞中發(fā)生的3種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過程①表示在DNA復制時,親代DNA的兩條鏈均為模板
B.過程②進行堿基互補配對的方式為A-U,G-C
C.過程③中核糖體在mRNA上從左向右移動
D.神經細胞、漿細胞能發(fā)生過程②③而不能發(fā)生過程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為含鐵量較髙轉基因水稻的培育過程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鐵結合蛋白基因來自菜豆,若利用菜豆細胞內形成的mRNA通過逆轉錄過程形成cD-NA,將這些cDNA用限制酶處理后儲存在受體菌群體內,這些受體菌群被稱為菜豆的cDNA文庫(或部分基因文庫).除了通過上述方法可以獲取鐵結合蛋白基因外,還可以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獲取鐵結合蛋白基因,其前提條件是該基因比較小且(脫氧)核苷酸序列已知•
(2)選擇Ti質粒作為運載體的優(yōu)點是:Ti質粒上的T-DNA(可轉移DNA)可轉移到受體細胞,并整合到受體細胞的染色體DNA上,使目的基因的遺傳特性得以穩(wěn)定維持和表達.
(3)構建重組Ti質粒時,通常要用到的兩種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連接酶.將重組Ti質粒轉人農桿菌時,可以用  
Ca2+處理農桿菌,使重組Ti質粒易于導人.完整的重組Ti質粒除圖示結構外,還應包括啟動子、終止子等.
(4)將含有重組Ti質粒的農桿菌與水稻愈傷組織共同培養(yǎng)時,通過培養(yǎng)基2的篩選培養(yǎng),可以獲得含有重組質粒的愈傷組織,該篩選過程是通過在培養(yǎng)基2中加入潮霉素實現(xiàn)的.培養(yǎng)基3的作用是誘導愈傷組織再分化.檢測培育轉基因水稻的目的是否達到,可采用抗原-抗體雜交法檢測轉基因水稻種子中是否含有鐵結合蛋白或檢測種子中的鐵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我國是農業(yè)大國,每年農業(yè)種植的秸稈數(shù)量巨大.作物秸稈富含纖維素,利用秸稈生產酒精有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下面是利用玉米秸稈生產酒精的流程圖,回答以下問題:

(1)玉米秸稈經預處理后,應該選用纖維素酶進行水解,使之轉化為發(fā)酵所需的葡萄糖.纖維素酶可以從能分解纖維素的細菌培養(yǎng)液中提。惩瑢W設計了如下分離土壤中纖維素分解菌的實驗流程:土壤取樣→選擇培養(yǎng)→梯度稀釋→鑒別培養(yǎng).
①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它至少由C1酶、C2酶和葡萄糖苷酶組成.
②從土壤中分離出分解纖維素細菌的培養(yǎng)基配方如下:
 纖維素分 NaNO2 Na2HPO4.7H2O KH2PO4 MgSO4•7H2O KCl酵母膏  水解絡素
 5g 1g 1.2g 0.9g 0.5g 0.5g 0.5g 0.5g
 將上述物質溶解后,用蒸餾水定容到1000mL
該培養(yǎng)基屬于液體(填“液體”或“固體”),此培養(yǎng)基能初步選擇出分解纖維素細菌的原因是纖維素是主要碳源.纖維素分解菌所需的氮源是來自培養(yǎng)基中的NaNO3和酵母膏,培養(yǎng)過程中需要振蕩培養(yǎng),由此推測纖維素分解菌的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
③為了鑒別和純化纖維素分解菌,可將經滅菌后的鑒別培養(yǎng)基和CR(剛果紅)染液混勻后倒平板,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初選菌種,然后挑選產生透明圈的菌落作為進行擴大培養(yǎng).
(2)利用纖維素分解菌將玉米秸稈分解成纖維素后,再經酵母菌發(fā)酵產生酒精,在產生酒精時要控制的必要條件是無氧(密封、密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泡菜制作及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流程示意圖,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1)將鹽水煮沸的目的是殺滅雜菌.
(2)在發(fā)酵初期,泡菜壇的水槽內經常有氣泡產生,產生氣泡的原因是酵母菌通過有氧呼吸產生了CO2
(3)發(fā)酵中、后期 主要是乳酸菌進行無氧呼吸的過程,該過程第一階段的產物有丙酮酸、[H](或丙酮酸、[H]和少量ATP).
(4)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原理是: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fā)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一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將顯色反應后的樣品與已知濃度的標準液進行目測比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