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右圖是具有兩種遺傳病甲、乙的家族系譜圖,其中有一種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若Ⅱ-7不攜帶致病基因,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A.甲病是伴X顯性遺傳病
B.乙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Ⅲ-8如果是一女孩,可能有2種基因型
D.Ⅲ-10不攜帶甲、乙致病基因的概率是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中,不可能發(fā)生的是 ( )
A.DNA轉錄和翻譯都進行堿基互補配對
B.mRNA穿過核孔在細胞質中進行翻譯
C.復制和轉錄都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
D.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依次參與轉錄和翻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人類遺傳病中,抗維生素D性佝僂病是由X染色體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維生素D性佝僂病,妻子表現(xiàn)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現(xiàn)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紅綠色盲,從優(yōu)生角度考慮,甲、乙家庭應分別選擇生育 ( )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女孩,男孩 D.男孩,女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閱讀課本中的相關鏈接,如果用15N、32P、35S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細菌,在產生的子代噬菌體的組成結構中,能夠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
A.可以在外殼中找到15N和35S B.可以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以在外殼中找到15N D.可以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可以根據(jù)人類的需求來改造生物的性狀,在許多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圖是利用奶牛乳汁生產血清白蛋白的圖解,根據(jù)下圖回答:
(1)在此工程過程中涉及到的現(xiàn)代生物技術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①到③需用______________處理分散,②導入單細胞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當⑤發(fā)育到 時期時,是移植到⑥體內的最佳時期。在胚胎移植過程中,供、受體動物選擇好后,要用激素進行同期發(fā)情處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證移植的胚胎能夠繼續(xù)正常發(fā)育。分割后的胚胎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技術使胚胎移植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
(4)利用轉基因動物乳汁生產生物產品的方法稱為_________________,培育該轉基因動物的過程屬于 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關于細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治療癌癥的大多數(shù)藥物的設計都是建立在阻止DNA復制或紡錘體形成的基礎上
B.個體發(fā)育過程中細胞的衰老對于生物體是有害的
C.細胞分化不會導致細胞中遺傳物質的改變
D.細胞凋亡對生物的個體發(fā)育、機體穩(wěn)態(tài)的維持等有著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據(jù)下圖回答相關問題:
(1)過程①②應使用 處理細胞去除植物細胞的細胞壁。
(2)誘導過程③的化學藥劑一般用 。
(3)過程⑤中進行的細胞分裂方式是 ,通過 形成愈傷組織,然后再分化形成雜種植物幼苗。
(4)若番茄細胞內含有A個染色體,馬鈴薯細胞內含有B個染色體,若采用有性雜交的方法,得到的后代個體細胞中含 個染色體,但這樣的后代是高度不育的,這體現(xiàn)不同種生物之間存在 ,如果用 來處理這些后代幼苗,就能得到可育的番茄-馬鈴薯,而用上述體細胞雜交方法得到的后代卻是可育的,可見體細胞雜交方法的優(yōu)點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在下列選項中,不需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是
A. 利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得到多倍體植株
B. 利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單倍體植株
C.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鈴蟲的棉花植株
D. 利用細胞工程培育“番茄-馬鈴薯”雜種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蠶豆根尖細胞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培養(yǎng)基中完成一個細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分裂至中期,其染色體的放射性標記分布情況是
A.每條染色體的兩條單體都被標記 B.每條染色體中都只有一條單體被標記
C.只有半數(shù)的染色體中一條單體被標記 D.每條染色體的兩條單體都不被標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