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圖是昆蟲觸角的類型,下列正確的是:
A.蝗蟲——絲狀,白蟻——念珠狀,蒼蠅——具芒狀
B.金龜子——鰓狀,蚊子——環(huán)毛狀,蜜蜂——膝狀
C.蜜蜂——鰓狀,蚊子——具芒狀,金龜子——念珠狀
D.蝶類——絲狀,金龜子——棒狀,天!獎偯珷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解剖河蚌時,當你把前、后閉殼肌割斷時,兩殼會彈開,這是因為 ( )
A.兩殼在背面由韌帶相連 B.閉殼肌割斷后河蚌已死亡
C.閉殼肌是用來運動的 D.兩閉殼肌大小不一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異染色質是指( )。
A.染色質在細胞分裂中期染色較淡或不著色的部分
B.染色質在細胞間期染色較淡或不著色的部分
C.染色質在細胞分裂中期染色較深的部分
D.染色質在細胞分裂后期染色較深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小明在田里捕捉了50只澤蛙,做上記號后放回到原地方,一段時間后再進行重捕,共捕了30只,發(fā)現(xiàn)其中有標記的10只,估計該田里澤蛙種群的數(shù)量為( )。
A.100只 B.80只 C.150只 D.90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以下資料,回答有關問題。
上個世紀,由于掠奪象牙者的肆意獵殺,南非大象的數(shù)量以驚人的速度銳減,最少時整個南非境內只有野生大象50頭左右。1995年南非開始全面禁止獵象,為大象建立自然保護區(qū),直至今天,大象已近2萬頭;如此速度增長下去,再過10年后大象數(shù)量將比現(xiàn)在翻一番。
大象數(shù)量的急劇增長帶來了新的環(huán)境問題。象的壽命很長且食量大,一頭成年非洲象每天啃食大約170公斤的植物。為吃到多汁的嫩根或樹葉,大象常把整棵樹推倒,連數(shù)千年樹齡的稀有古木也成盤中餐,其它食草動物的口糧也都被它搶占。
以上事實證明,生物多樣性和大象種群的大量繁衍是難以兩全其美的。為保護受威脅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今年2月,南非政府準備實施一系列新的措施,其中包括有計劃捕殺、給大象避孕、擴大自然保護區(qū)面積等。
(1)從1995年至今,南非大象數(shù)量從50頭左右增至近2萬頭,其主要原因是 。若南非政府不采取任何新的措施,大象種群的K值將會如何變化?
(2)大象在南非雖然成災,但在全球來說仍然屬于數(shù)目稀少的珍貴動物,所以南非環(huán)境部長也說實施捕殺大象的措施有弊端。為保護當?shù)氐纳鷳B(tài)平衡和物種多樣性,同時盡可能保護更多的大象,除了上面提到的措施外,你認為還應增加什么有效的措施?
(3)有計劃地捕殺大象或對大象實施避孕,目的是通過控制大象種群的______(數(shù)量特征),從而控制其種群密度。從南非大象數(shù)量的變化可以看出,人類活動對自然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人類自身也深受人口過度增長的困擾。人口眾多對于我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沉重的壓力,為此我國在 的同時,還應采取的措施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了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現(xiàn)代生物技術也是利用這一點來件為地
改變生物遺傳性狀,以達到人們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轉基因技術造成的變異,實質上相當于人為的基因重組,但卻導致了自然界沒有
的定向變異的產(chǎn)生
B.體細胞雜交技術是人為造成染色體變異的方法,它突破了自然生殖隔離的限制
C.人工誘變沒有改變突變的本質,但卻因突變率的提高而實現(xiàn)了定向變異
D.經(jīng)過現(xiàn)代生物技術的改造和人工選擇的作用,許多生物變得更適合人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人類及大多數(shù)哺乳動物的肝臟可分為好幾個葉,這幾個葉有個共同的門戶,稱為肝門(porta hepatis)。下列除那個構造外,均由肝門進入肝臟?
A.肝動脈 B.肝靜脈 C.肝門靜脈 D.膽管 E.神經(j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人類視網(wǎng)膜為多層的構造,其中包括:甲. 雙極細胞 乙. 神經(jīng)節(jié)細胞
丙. 視神經(jīng)纖維 丁. 接受器細胞(錐細胞及桿細胞)
以光線射入的方向起算,下列哪個為正確的排列次序( )
A. 甲à乙à丙à丁 B. 丙à乙à甲à丁 C. 丙à甲à丁à乙 D. 乙à甲à丙à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