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數學 > 題目詳情
計算:(要有過程)
(1)(2a
2
3
b
1
2
)(-6a
1
2
b
1
3
)
÷(-3a
1
6
b
5
6
)

(2)1.10+lg100+ln
e
+2-1+log23
分析:(1)利用指數冪的運算法則即可得出.
(2)利用指數和對數的運算法則即可得出.
解答:解:(1)原式=[2×(-6)÷(-3)]a
2
3
+
1
2
-
1
6
b
1
2
+
1
3
-
5
6
=4a.
(2)原式=1+2+
1
2
+2-12log23
=1+2+
1
2
+
3
2
=5
點評:本題考查了指數和對數的運算法則,屬于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設計必修一數學(人教A版) 人教A版 題型:044

函數概念的發(fā)展歷程

  17世紀,科學家們致力于運動的研究,如計算天體的位置,遠距離航海中對經度和緯度的測量,炮彈的速度對于高度和射程的影響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都需要探究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并根據這種關系對事物的變化規(guī)律作出判斷,如根據炮彈的速度推測它能達到的高度和射程.這正是函數產生和發(fā)展的背景.

  “function”一詞最初由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G.W.Leibniz,1646~1716)在1692年使用.在中國,清代數學家李善蘭(1811~1882)在1859年和英國傳教士偉烈亞力合譯的《代徽積拾級》中首次將“function”譯做“函數”.

  萊布尼茲用“函數”表示隨曲線的變化而改變的幾何量,如坐標、切線等.1718年,他的學生,瑞士數學家約翰·伯努利(J.Bernoulli,1667~1748)強調函數要用公式表示.后來,數學家認為這不是判斷函數的標準.只要一些變量變化,另一些變量隨之變化就可以了.所以,1755年,瑞士數學家歐拉(L.Euler,1707~1783)將函數定義為“如果某些變量,以一種方式依賴于另一些變量,我們將前面的變量稱為后面變量的函數”.

  當時很多數學家對于不用公式表示函數很不習慣,甚至抱懷疑態(tài)度.函數的概念仍然是比較模糊的.

  隨著對微積分研究的深入,18世紀末19世紀初,人們對函數的認識向前推進了.德國數學家狄利克雷(P.G.L.Dirichlet,1805~1859)在1837年時提出:“如果對于x的每一個值,y總有一個完全確定的值與之對應,則y是x的函數”.這個定義較清楚地說明了函數的內涵.只要有一個法則,使得取值范圍中的每一個值,有一個確定的y和它對應就行了,不管這個法則是公式、圖象、表格還是其他形式.19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集合概念的出現(xiàn),函數概念又進而用更加嚴謹的集合和對應語言表述,這就是本節(jié)學習的函數概念.

  綜上所述可知,函數概念的發(fā)展與生產、生活以及科學技術的實際需要緊密相關,而且隨著研究的深入,函數概念不斷得到嚴謹化、精確化的表達,這與我們學習函數的過程是一樣的.

你能以函數概念的發(fā)展為背景,談談從初中到高中學習函數概念的體會嗎?

1.探尋科學家發(fā)現(xiàn)問題的過程,對指導我們的學習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2.萊布尼茲、狄利克雷等科學家有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

以下關于算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描述算法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可用形式語言也可用其它語言

B.算法可以看成按照要求設計好的有限的確切的計算序列,并且這樣的步驟或序列只能解決當前問題

C.算法過程要一步一步執(zhí)行,每一步執(zhí)行的操作必須確切,不能含混不清,而且經過有限步或無限步后能得出結果

D.算法要求按部就班地做,每一步可以有不同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對算法的含義和要求,下列理解錯誤的是(    )

A.求解某個問題的算法不一定是唯一的,有時可以有多種算法

B.我們寫出的算法,必須能解決一類問題,并且能重復使用

C.算法過程要能一步一步執(zhí)行,每一步執(zhí)行的操作必須確切,不能含混不清,而且經過有限步后能得出結果

D.算法可以理解為由基本運算及規(guī)定的運算方法所構成的完整的解題步驟,或者看成按照要求設計好的有限的確切的計算序列,并且這樣的步驟或序列能夠解決一類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