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長為a的正方形ABCD沿對角線BD折疊成直二面角后,AC的長為


  1. A.
    a
  2. B.
    數(shù)學公式a
  3. C.
    數(shù)學公式a
  4. D.
    數(shù)學公式a
A
分析:取BD的中點E,連接DE,BE,根據(jù)正方形可知EA⊥BD,CE⊥BD,則∠AEC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在三角形AEC中求出AC的長.
解答:解:AD=DC=AB=BC=a,
取DB的中點E,連接AE,CE,EC=AE=a.
則EA⊥BD,CE⊥BD
,則∠AEC為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
∴∠AEC=90°
∴AC==a.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是在折疊問題中考查兩點間的距離.折疊問題要注意分清在折疊前后哪些量發(fā)生了變化,哪些量沒變.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已知ABCD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E,F(xiàn)分別是AB,AD的中點,CG⊥面ABCD,CG=a.
(1)求證:BD∥EFG;
(2)求點B到面GEF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順河區(qū)一模)選做題:幾何證明選講
如圖,ABCD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以D為圓心,DA為半徑的圓弧與以BC為直徑的半圓O交于點F,延長CF交AB于E.
(1)求證:E是AB的中點;
(2)求線段BF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側(cè)面PAD⊥底面ABCD,且PA=PD=
2
2
AD,若E、F分別為線段PC、BD的中點.
(1)求證:直線EF∥平面PAD;
(2)求證:平面PDC⊥平面PAD;
(3)線段AB上是否存在一點M,使二面角M-PD-C為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四棱錐P-ABCD的底面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側(cè)棱PA⊥底面ABCD,E為PC上的點且CE:CP=1:4,則在線段AB上是否存在點F使EF∥平面P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鷹潭一模)在邊長為a的正方形ABCD中,E,F(xiàn)分別為BC,CD的中點,現(xiàn)沿AE、AF、EF折疊,使B、C、D三點重合,構成一個三棱錐B-AEF,如圖所示.
(Ⅰ)在三棱錐B-AEF中,求證:AB⊥EF;
(Ⅱ)求四棱錐E-AMNF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