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動點P到點A(-l,0)和B(1,0)的距離分別為d1和d2,∠APB=2θ,且存在常數(shù)λ(0<λ<1),使得d1d2sin2θ=λ.

(1)證明:動點P的軌跡C為雙曲線,并求出C的方程;

(2)過點B作直線交雙曲線C的右支于M、N兩點,試確定λ的范圍,使·=0,其中點O為坐標(biāo)原點.

答案:
解析:

  解法一:(1)在中,,即

,即(常數(shù)),

的軌跡是以為焦點,實軸長的雙曲線.

方程為:

  (2)設(shè),

①當(dāng)垂直于軸時,的方程為,在雙曲線上.

,因為,所以

②當(dāng)不垂直于軸時,設(shè)的方程為

得:

由題意知:,

所以,

于是:

因為,且在雙曲線右支上,所以

由①②知,

  解法二:(1)同解法一

  (2)設(shè),,的中點為

①當(dāng)時,,

因為,所以;

②當(dāng)時,

.所以;

,由第二定義得

所以

于是由

因為,所以,又,

解得:.由①②知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拋物線C:x2=2py(p>0)的焦點為F,定點A(3,2)與點F在C的兩側(cè),C上的動點P到點A的距離與到其準(zhǔn)線l的距離之和的最小值為
10

(Ⅰ)求拋物線C的方程;
(Ⅱ)設(shè)l與y軸交于點M,過點M任作直線與C交于P,Q兩點,Q關(guān)于y軸的對稱點為Q′.
①求證:Q′,F(xiàn),P共線;
②求△MPQ′面積S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07年普通高等學(xué)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yán)砜茢?shù)學(xué)卷(江西) 題型:解答題

(本小題滿分12分)

設(shè)動點P到點A(-l,0)和B(1,0)的距離分別為d1d2,

APB=2θ,且存在常數(shù)λ(0<λ<1=,使得d1d2 sin2θ=λ.

   (1)證明:動點P的軌跡C為雙曲線,并求出C的方程;

   (2)過點B作直線交雙曲線C的右支于MN

點,試確定λ的范圍,使·=0,其中點

O為坐標(biāo)原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設(shè)動點P到點A(-l,0)和B(1,0)的距離分別為d1和d2,∠APB=2θ,且存在常數(shù)λ(0<λ<1),使得d1d2 sin2θ=λ.

(1)證明:動點P的軌跡C為雙曲線,并求出C的方程;

(2)過點B作直線交雙曲線C的右支于M、N兩點,試確定λ的范圍,使?=0,其中點O為坐標(biāo)原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1.

設(shè)動點P到點A(-l,0)和B(1,0)的距離分別為d1和d2,∠APB=2θ,且存在常數(shù)λ(0<λ<1),使得d1d2 sin2θ=λ.

(1)證明:動點P的軌跡C為雙曲線,并求出C的方程;

(2)過點B作直線交雙曲線C的右支于M、N兩點,試確定λ的范圍,使·=0,其中點O為坐標(biāo)原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