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ABCD是邊長為3的正方形,DE⊥平面ABCD,AF∥DE,DE=3AF,BE與平面ABCD所成角為60°.
(Ⅰ)求證:AC⊥平面BDE;
(Ⅱ)求二面角F-BE-D的余弦值;
(Ⅲ)設(shè)點M是線段BD上一個動點,試確定點M的位置,使得AM∥平面BEF,并證明你的結(jié)論.

【答案】分析:(I)由已知中DE⊥平面ABCD,ABCD是邊長為3的正方形,我們可得DE⊥AC,AC⊥BD,結(jié)合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AC⊥平面BDE;
(Ⅱ)以D為坐標(biāo)原點,DA,DC,DE方向為x,y,z軸正方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分別求出平面BEF和平面BDE的法向量,代入向量夾角公式,即可求出二面角F-BE-D的余弦值;
(Ⅲ)由已知中M是線段BD上一個動點,設(shè)M(t,t,0).根據(jù)AM∥平面BEF,則直線AM的方向向量與平面BEF法向量垂直,數(shù)量積為0,構(gòu)造關(guān)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確定M點的位置.
解答:證明:(Ⅰ)因為DE⊥平面ABCD,所以DE⊥AC.
因為ABCD是正方形,所以AC⊥BD,
從而AC⊥平面BDE.…(4分)
解:(Ⅱ)因為DA,DC,DE兩兩垂直,所以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D-xyz如圖所示.
因為BE與平面ABCD所成角為60,即∠DBE=60°,
所以
由AD=3,可知,
則A(3,0,0),,,B(3,3,0),C(0,3,0),
所以,
設(shè)平面BEF的法向量為n=(x,y,z),則,即
,則n=
因為AC⊥平面BDE,所以為平面BDE的法向量,
所以
因為二面角為銳角,所以二面角F-BE-D的余弦值為.…(8分)
(Ⅲ)點M是線段BD上一個動點,設(shè)M(t,t,0).

因為AM∥平面BEF,
所以=0,即4(t-3)+2t=0,解得t=2.
此時,點M坐標(biāo)為(2,2,0),
即當(dāng)時,AM∥平面BEF.…(12分)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用空間向量求平面間的夾角,空間中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向量法確定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其中(I)的關(guān)鍵是證得DE⊥AC,AC⊥BD,熟練掌握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II)的關(guān)鍵是建立空間坐標(biāo)系,求出兩個半平面的法向量,將二面角問題轉(zhuǎn)化為向量夾角問題,(III)的關(guān)鍵是根據(jù)AM∥平面BEF,則直線AM的方向向量與平面BEF法向量垂直,數(shù)量積為0,構(gòu)造關(guān)于t的方程.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ABCD是邊長為3的正方形,DE⊥平面ABCD,AF∥DE,DE=3AF,BE與平面ABCD所成角為60°.
(Ⅰ)求證:AC⊥平面BDE;
(Ⅱ)求二面角F-BE-D的余弦值;
(Ⅲ)設(shè)點M是線段BD上一個動點,試確定點M的位置,使得AM∥平面BEF,并證明你的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ABCD是邊長為a的菱形,且∠BAD=60°,△PAD為正三角形,且面PAD⊥面ABCD.
(1)求cos<
AB
,
PD
>的值;
(2)若E為AB的中點,F(xiàn)為PD的中點,求|
EF
|的值;
(3)求二面角P-BC-D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ABCD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面EAD⊥面ABCD,且EA=ED,EF∥AB,且EF=1,O是線段AD的中點,三棱錐F-OBC的體積為
23

(1)求證:OF⊥面FBC;
(2)求二面角B-OF-C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寧城縣模擬)如圖,ABCD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DE⊥平面ABCD,AF∥DE,DE=2AF.
(Ⅰ)求證:AC⊥平面BDE;
(Ⅱ)求點F到平面BDE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ABCD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紙片,沿某動直線l為折痕將正方形在其下方的部分向上翻折,使得每次翻折后點B都落在邊AD上,記為B';折痕與AB交于點E,以EB和EB’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EB’MB.若以B為原點,BC所在直線為x軸建立直角坐標(biāo)系(如下圖):
(Ⅰ).求點M的軌跡方程;
(Ⅱ).若曲線S是由點M的軌跡及其關(guān)于邊AB對稱的曲線組成的,等腰梯形A1B1C1D1的三邊A1B1,B1C1,C1D1分別與曲線S切于點P,Q,R.求梯形A1B1C1D1面積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