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點P(2,1)作直線l與x軸、y軸正半軸交于A,B兩點,求△AOB面積的最小值及此時直線l的方程.

答案:
解析:

  思路一  因為看到直線l已經(jīng)過定點P(2,-1),只缺斜率,可先設(shè)出直線l的點斜式方程,且易知k<0,再用k表示A,B點坐標(biāo),結(jié)合函數(shù)及不等式知識求解

  思路一  因為看到直線l已經(jīng)過定點P(2,-1),只缺斜率,可先設(shè)出直線l的點斜式方程,且易知k<0,再用k表示A,B點坐標(biāo),結(jié)合函數(shù)及不等式知識求解.

  解法一  設(shè)直線l的方程為y-1=k(x-2),

  令y=0,得x=;令x=0,得y=1-2k.

  ∵l與x軸、y軸的交點均在正半軸上,

  ∴>0,且1-2k>0即k<0,

  故△AOB的面積S=··(1-2k)=-·.這里又有兩種常用方法求S的最小值.

  (1)利用判別式法

  把S=-·整理成關(guān)于k的一元二次方程,得4k2+2(S-2)k+1=0,

  ∵k∈R,

  ∴Δ=4(S-2)2-4×4×1≥0,

  解之得S≥4或S≤0(舍去),當(dāng)S=4時,

  解之得k=-<0,符合題意.

  ∴當(dāng)k=-時,

  即l為x+2y-4=0時,△AOB的面積取最小值4.

  (2)利用均值不等式

  S=-(4k+-4)

 。(-4k-+4)

  ≥(2+4)=4,

  當(dāng)且僅當(dāng)-4k=-,

  即k=-時,S取最小值4.

  所以,所求方程為y-1=-(x-2),

  即x+2y-4=0.

  思路二  由于題目中△AOB的兩直角邊長就是直線l的縱、橫截距.因此聯(lián)想到直線方程的截距式.

  解法二  設(shè)直線l的方程為=1.

  ∴A(a,0),B(0,b),且a>0,b>0.

  ∵點P(2,1)在直線l上,故=1.

  由均值不等式:1=≥2·得ab≥8.

  當(dāng)且僅當(dāng),

  即a=4,b=2時,S△AOB的面積S=ab有最小值4,

  此時l方程為=1.

  即x+2y-4=0.

  思路三  若考慮到圖形的直觀性,利用形數(shù)結(jié)合的思想,又可得到如下兩種幾何味很濃的解法.

  解法三  如下圖,過P(2,1)作x軸與y軸的垂線PM,PN,垂足分別為M,N.

  設(shè)θ=∠PAM=∠BPN,

  則△AOB面積

  S=S矩形OMPN+S△PAM+S△BPN

 。2+×1×cotθ+×2×2tanθ

  =2+cotθ+2tanθ

  ≥2+2·=4

  當(dāng)且僅當(dāng)cotθ=2tanθ,

  即tanθ=時,S△AOB有最小值4.

  此時直線l的方程為y-1=-(x-2),

  即x+2y-4=0.

  解法四  如圖所示,過P(2,1)作直線交x軸、y軸于,兩點,使點P為線段中點,再過點P(2,1)作任一與直線不重合的直線AB,交x軸、y軸于A,B兩點.不妨設(shè)|OB|>||,過∥Ox,交AB于點C,不難證明:

  △≌△,

  因而S△PAA′=S△PCB′

  ∴S△PBB′>S△PAA′,

  ∴S△AOB>S△A′OB′

  ∴△的面積最小.由條件易得(4,0),(0,2),故所求△AOB的最小面積為S=×4×2=4,此時l的方程為=1,即x+2y-4=0.

  評析  (1)本題用了四種解法,這四種解法各有特點,運用了不同的知識,也體現(xiàn)了知識運用的靈活性.解法一和解法二充分體現(xiàn)了用代數(shù)方法解決幾何問題的思想,這也是解析幾何的基本思想;而解法三、解法四則運用了數(shù)形結(jié)合的方法,整個過程顯得自然、簡捷、清楚、巧妙.?dāng)?shù)形結(jié)合法是高中數(shù)學(xué)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高考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應(yīng)充分重視.

  (2)直線方程的不同形式各自表達(dá)了直線在直角坐標(biāo)系中的幾何特征,為我們根據(jù)不同的幾何條件建立直線方程提供了選擇的方便,但必須注意不同形式方程的適用范圍.點斜式與斜截式不能表示垂直于x軸的直線;截距式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標(biāo)軸(x軸和y軸)和經(jīng)過原點的直線;兩點式方程的分式形式不能表示垂直于坐標(biāo)軸的直線,但如果把它寫成整式形式(x2-x1)(y-y1)=(y2-y1)(x-x1),則可表示任何直線,上述特殊形式的直線方程都具有共同的特征二元一次方程,從這點出發(fā),就產(chǎn)生了直線的一般式方程,一般式方程適用于任何直線,這一優(yōu)點決定了它在理論方面的研究價值.在一定條件下,直線方程的一般式與特殊式可以互相轉(zhuǎn)化,要善于理解不同的條件和需要選用適當(dāng)形式的直線方程,當(dāng)選用有限制條件的特殊形式時,最后一定不要忘記檢驗遺漏的直線是否符合題意,以免漏解.

  (3)要正確理解“截距”這一概念,“截距”并非指距離,一般地,曲線C與y軸(x)軸的交點的縱坐標(biāo)(橫坐標(biāo))叫做曲線C在y軸(x軸)上的截距,故截距可取一切實數(shù),而距離必須大于或等于0.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梯形ABCD,AD∥BC,∠A=90°,過點C作CE∥AB,AD=2BC,AB=BC,,現(xiàn)將梯形沿CE折成直二面角D-EC-AB.
(1)求直線BD與平面ABCE所成角的正切值;
(2)設(shè)線段AB的中點為P,在直線DE上是否存在一點M,使得PM∥面BCD?若存在,請指出點M的位置,并證明你的結(jié)論;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2•淮南二模)已知橢圓C:
x2
a2
+
y2
b2
=1,(a>b>0)與雙曲4x2-
4
3
y2=1有相同的焦點,且橢C的離心e=
1
2
,又A,B為橢圓的左右頂點,M為橢圓上任一點(異于A,B).
(1)求橢圓的方程;
(2)若直MA交直x=4于點P,過P作直線MB的垂線x軸于點Q,Q的坐標(biāo);
(3)求點P在直線MB上射R的軌跡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二(上)10月段考數(shù)學(xué)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如圖梯形ABCD,AD∥BC,∠A=90°,過點C作CE∥AB,AD=2BC,AB=BC,,現(xiàn)將梯形沿CE折成直二面角D-EC-AB.
(1)求直線BD與平面ABCE所成角的正切值;
(2)設(shè)線段AB的中點為P,在直線DE上是否存在一點M,使得PM∥面BCD?若存在,請指出點M的位置,并證明你的結(jié)論;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12年安徽省淮北市高考數(shù)學(xué)二模試卷(文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橢圓C:+=1,(a>b>0)與雙曲4x2-y2=1有相同的焦點,且橢C的離心e=,又A,B為橢圓的左右頂點,M為橢圓上任一點(異于A,B).
(1)求橢圓的方程;
(2)若直MA交直x=4于點P,過P作直線MB的垂線x軸于點Q,Q的坐標(biāo);
(3)求點P在直線MB上射R的軌跡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12年安徽省淮南市高考數(shù)學(xué)二模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橢圓C:+=1,(a>b>0)與雙曲4x2-y2=1有相同的焦點,且橢C的離心e=,又A,B為橢圓的左右頂點,M為橢圓上任一點(異于A,B).
(1)求橢圓的方程;
(2)若直MA交直x=4于點P,過P作直線MB的垂線x軸于點Q,Q的坐標(biāo);
(3)求點P在直線MB上射R的軌跡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