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O為坐標原點,
OM
=(-1,1),
NM
=(-5,5)集合A={
OR
||
RN
|=2},
OP
OQ
∈A且
MP
MQ
(λ∈r,且λ≠0)則
MP
MQ
=
46
46
分析:根據(jù)向量的線性運算,可得點N坐標為(4,-4)且R點的軌跡是以N為圓心,半徑為2的圓.進而得到P、Q在圓N上,且M、P、Q三點共線,在Rt△MNS中利用勾股定理,并結(jié)合圓的切割線定理即可算出
MP
MQ
的值.
解答:解:∵
OM
=(-1,1),
NM
=(-5,5)
∴向量
ON
=
OM
-
NM
=(4,-4),即點N坐標為(4,-4)
∵集合A={
OR
||
RN
|=2}
∴點R到N的距離等于2(常數(shù)),故R點的軌跡是以N為圓心,半徑為2的圓
OP
OQ
∈A且
MP
MQ
(λ∈r,且λ≠0)
∴P、Q在圓N上,且M、P、Q三點共線
設過M的直線與圓N相切于點S,連接NS、NM,則
Rt△MNS中,MN=5
2
,NS=2,可得MS2=MN2-NS2=50-4=46
由切割線定理,可得
MP
MQ
=
MS
2=46
故答案為:46
點評:本題以向量為載體,求動點的軌跡方程并求數(shù)量積
MP
MQ
的值.著重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平面向量數(shù)量積的運算和動點軌跡方程的求法等知識,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O為坐標原點,
OA
=(-4,0),
AB
=(8,0)
,動點P滿足|
PA
|+|
PB
|=10

(1)求動點P的軌跡方程;
(2)求
PA
PB
的最小值;
(3)若Q(1,0),試問動點P的軌跡上是否存在M、N兩點,滿足
NQ
=
4
3
QM
?若存在求出M、N的坐標,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O為坐標原點,F(xiàn)為拋物線y2=4x的焦點,A是拋物線上一點,若
OA
AF
=-4,則點A的坐標是
(1,2)或(1,-2)
(1,2)或(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O為坐標原點,雙曲線
x2
a2
-
y2
b2
=1(a>0,b>0)的右焦點F,以OF為直徑作圓交雙曲線的漸近線于異于原點O的兩點A、B,若(
AO
+
AF
)•
OF
=0,則雙曲線的離心率e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1•沈陽二模)已知O為坐標原點,點M的坐標為(a,1)(a>0),點N(x,y)的坐標x、y滿足不等式組
x+2y-3≤0
x+3y-3≥0
y≤1
.若當且僅當
x=3
y=0
時,
OM
ON
取得最大值,則a的取值范圍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O為坐標原點,對于函數(shù)f(x)=asinx+bcosx,稱向量
OM
=(a,b)
為函數(shù)f(x)的伴隨向量,同時稱函數(shù)f(x)為向量
OM
的伴隨函數(shù).記
ON
=(1,
3
)
的伴隨函數(shù)為h(x),則使得關于x的方程h(x)-t=0在[0,
π
2
]
內(nèi)恒有兩個不相等實數(shù)解的實數(shù)t的取值范圍是
[
3
,2)
[
3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