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ABC為正三角形,邊長為2,以點A為圓心,1為半徑作圓,PQ為圓A的任意一條直徑.
(1)若
CD
=
1
3
DB
,求|
AD
|

(2)求
BP
CQ
的最大值.
(3)判斷B
P
•C
Q
-A
P
•C
B
的值是否會隨點P的變化而變化,請說明理由.
分析:(1′)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將向量
AD
表示成:
AD
=
AC
+
1
4
CB
,再結(jié)合向量的模的性質(zhì)求出它的模即可;
(2)先結(jié)合圖形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將向量
BP
,
CQ
分別用向量
BA
+
AP
CA
+
AQ
表示,再利用題中條件化成1+2cosθ,最后結(jié)合三角函數(shù)的性質(zhì)求
BP
CQ
的最大值.
(3)將B
P
•C
Q
-A
P
•C
B
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化簡成:-|A
P
|2+A
B
•A
C
,再結(jié)合向量的數(shù)量積公式即可得出不會隨點P的變化而變化,值為1.
解答:解:(1)∵
AD
=
AC
+
1
4
CB
,
|
AD
|=
(
AC
+
1
4
CB
)
2
=
13
4
=
13
2

(2)
BP
CQ
=(
BA
+
AP
)•(
CA
+
AQ
)=1+
AQ
(
BA
-
CA
)=1+
AQ
BC
 =1+2cosθ

(其中θ為
AQ
BC
的夾角)所以 θ=0時,(
BP
CQ
)
取最大值3.
(3)由于B
P
•C
Q
-A
P
•C
B
=(A
P
-A
B
)•(A
Q
-A
C
)-A
P
(A
B
-A
C
)
,A
Q
=-A
P
B
P
•C
Q
-A
P
•C
B
=(A
P
-A
B
)•(-A
P
-A
C
)-A
P
(A
B
-A
C
)=-|A
P
|2+A
B
•A
C
.因為A
B
•A
C
=|A
B
|•|A
C
|cos∠BAC=2,|A
P
|2=1
,
所以B
P
•C
Q
-A
P
•C
B
=-|A
P
|2+A
B
•A
C
=1
,即B
P
•C
Q
-A
P
•C
B
不會隨點P的變化而變化,值為1.
點評:本小題主要考查向量的模、最小值問題中的應(yīng)用、平面向量數(shù)量積的運算等基礎(chǔ)知識,考查運算求解能力,考查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化歸與轉(zhuǎn)化思想.屬于基礎(chǔ)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S是邊長為a的正三角ABC所在平面外一點,SA=SB=SC=a,E、F是AB和SC的中點,則異面直線SA與EF所成的角為
45°
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湖南省漣源市第一中2008屆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數(shù)學(xué)試題 題型:044

如圖,已知正三棱柱A1B1C1-ABC的底面邊長為3a,側(cè)棱長為,延長CB到D,使CB=BD.

(1)求證:直線C1B∥平面AB1D;

(2)求平面AB1D與平面ACB所成的二面角的大。(結(jié)果用反三角表示)

(3)求點C1到平面AB1D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在三棱錐DABC中,已知△BCD是正三角

形,AB⊥平面BCD,ABBCa,EBC的中點,

F在棱AC上,且AF=3FC

(1)求三棱錐DABC的表面積;

(2)求證AC⊥平面DEF

(3)若MBD的中點,問AC上是否存在一點N,

使MN∥平面DEF?若存在,說明點N的位置;若不

存在,試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正定中學(xué)2010高三下學(xué)期第一次考試(數(shù)學(xué)理) 題型:解答題

(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在三棱錐DABC中,已知△BCD是正三角

形,AB⊥平面BCD,ABBCa,EBC的中點,

F在棱AC上,且AF=3FC

(1)求三棱錐DABC的表面積;

(2)求證AC⊥平面DEF;

(3)若MBD的中點,問AC上是否存在一點N,

使MN∥平面DEF?若存在,說明點N的位置;若不

存在,試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重慶市楊家坪中學(xué)高二(上)第一次月考數(shù)學(xué)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S是邊長為a的正三角ABC所在平面外一點,SA=SB=SC=a,E、F是AB和SC的中點,則異面直線SA與EF所成的角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