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wǎng)已知三棱錐P-ABC中,PA⊥ABC,AB⊥AC,PA=AC=
12
AB,N為AB上一點,AB=4AN,M,S分別為PB,BC的中點.
(Ⅰ)證明:CM⊥SN;
(Ⅱ)求SN與平面CMN所成角的大小.
分析:由PA=AC=
1
2
AB,N為AB上一點,AB=4AN,我們不妨令PA=1,然后以A為原點,射線AB,AC,AP分別為x,y,z軸正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由此不難得到各點的坐標(biāo)(1)要證明CM⊥SN,我們可要證明
CM
SN
=0
即可,根據(jù)向量數(shù)量積的運算,我們不難證明;
(2)要求SN與平面CMN所成角的大小,我們只要利用求向量夾角的方法,求出SN和方向向量與平面CMN的法向量的夾角,再由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易求出SN與平面CMN所成角的大。
解答:精英家教網(wǎng)證明:設(shè)PA=1,以A為原點,射線AB,AC,AP分別為x,y,z軸正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如圖.
則P(0,0,1),C(0,1,0),B(2,0,0),
M(1,0,
1
2
),N(
1
2
,0,0),S(1,
1
2
,0).(4分)
(Ⅰ)
CM
=(1,-1,
1
2
),
SN
=(-
1
2
,-
1
2
,0)

因為
CM
SN
=-
1
2
+
1
2
+0=0
,
所以CM⊥SN(6分)
(Ⅱ)
NC
=(-
1
2
,1,0)
,
設(shè)a=(x,y,z)為平面CMN的一個法向量,
x-y+
1
2
z=0
-
1
2
x+y=0.
令x=2,得a=(2,1,-2).
因為|cos<a,
SN
>|=|
-1-
1
2
2
2
|=
2
2

所以SN與片面CMN所成角為45°.
點評:如果已知向量的坐標(biāo),求向量的夾角,我們可以分別求出兩個向量的坐標(biāo),進一步求出兩個向量的模及他們的數(shù)量積,然后代入公式cosθ=
a
b
|
a
|•|
b
|
即可求解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三棱錐P-ABC的三條側(cè)棱PA,PB,PC兩兩相互垂直,且PA=2
3
,PB=3,PC=2外接球的直徑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三棱錐P-ABC中,PC⊥底面ABC,AB=BC,D、F分別為AC、PC的中點,DE⊥AP于E.
(Ⅰ)求證:AP⊥平面BDE;
(Ⅱ)若AE:EP=1:2,求截面BEF分三棱錐P-ABC所成上、下兩部分的體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三棱錐P-ABC,∠ACB=90°,CB=4,AB=20,D為AB中點,M為PB的中點,且△PDB是正三角形,PA⊥PC.
(I)求證:DM∥平面PAC;
(II)求證:平面PAC⊥平面ABC;
(Ⅲ)求三棱錐M-BCD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09•河西區(qū)二模)如圖,已知三棱錐P-ABC中,PA⊥面ABC,其中正視圖為Rt△PAC,AC=2
6
,PA=4,俯視圖也為直角三角形,另一直角邊長為2
2

(Ⅰ)畫出側(cè)視圖并求側(cè)視圖的面積;
(Ⅱ)證明面PAC⊥面PAB;
(Ⅲ)求直線PC與底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09•黃浦區(qū)二模)已知三棱錐P-ABC的棱長都是2,點D是棱AP上不同于P的點.
(1)試用反證法證明直線BD與直線CP是異面直線.
(2)求三棱錐P-ABC的體積VP-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