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1分) (1) (6分) 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為防止擺球在擺動過程中形成“圓錐擺”,實驗中采用了如圖所示的雙線擺.測出擺線長度為L,線與水平橫桿夾角為θ,擺球半徑為r.若測出擺動的周期為T,則此地重力加速度為        ;某同學用1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擺球的直徑時主尺和游標如圖所示,則擺球的半徑r        mm.

(2) (15分)為了驗證比較光敏電阻在室內正常光照射和室外強光照射時電阻的大小關系,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

A.按圖a連接好電路
B.在正常光照下滑動變阻器滑片,讀出多組電流和電壓值
C.改用強光源照射光敏電阻,滑動滑片,讀出多組電流和電壓值
D.畫出兩種情況下光敏電阻的U I圖(圖b),并根據圖線分別求出兩種光照下的光敏電阻的阻值

①根據電路的實物圖在方框中(圖c)畫出電路圖(光敏電阻在電路中的符號為);
②根據U-I圖可知正常光照時光敏電阻阻值為_______,強光源照射時電阻為_______;
③若實驗中所用電壓表的內阻約為,毫安表的內阻約為,考慮到電表內阻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此實驗中_______________(填“正常光照射時”或“強光照射時”測得的電阻誤差較大;若要較為準確地測量這種光照下的電阻,則應將實物圖中的毫安表的連接方式改為__________(填“內接”或“外接”)重新進行實驗.

(1)     8.0
(2)①
②3000,200 ③強光照射時   外接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分)

Ⅰ(10分)

在“探究彈簧彈力大小與伸長量的關系”實驗中,甲、乙兩位同學選用不同的橡皮繩代替彈簧。為測量橡皮繩的勁度系數,他們在橡皮繩下端依次逐個掛上鉤碼(每個鉤碼的質量均為m=0.1kg,取g=10m/s2),并記錄繩下端的坐標Xi(下標i表示掛在繩下端鉤碼個數)。然后逐個拿下鉤碼,同樣記錄繩下端的坐標Xi,繩下端面坐標的值Xi=(Xi+Xi)/2的數據如下表:

掛在橡皮繩下端的鉤碼個數

橡皮繩下端的坐標(Xi/mm)

1

216.5

216.5

2

246.7

232.

3

284.0

246.5

4

335.0

264.2

5

394.5

281.3

6

462.0

301.0

(1)同一橡皮繩的Xi                  Xi(大于或小于);

(2)                  同學的數據更符合實驗要求(甲或乙);

(3)選擇一組數據用作圖法得出該橡皮繩的勁度系數k(N/m);

(4)為了更好地測量勁度系數,在選用鉤碼時需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Ⅱ. (10分)

在“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中,某同學測得電流-電壓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電流I/mA

2.7

5.4

12.4

19.5

27.8

36.4

47.1

56.1

69.6

81.7

93.2

電壓U/V

0.04

0.08

0.21

0.54

1.30

2.20

3.52

4.77

6.90

9.12

11.46

(1)用上表數據描繪電壓隨電流的變化曲線;

(2)為了探究燈絲電阻與溫度的關系,已作出電阻隨電流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請指出圖線的特征,并解釋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0年重慶市西南師大附中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物理部分 題型:計算題

(21分) 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有長木板C,在C上左端和距左端x處各放有小物塊AB,AB的體積大小可忽略不計,AB與長木板C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A、B、C的質量均為m,開始時,BC靜止,A以某一初速度v0向右做勻減速運動,設物體B與板C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

(1)物體A運動過程中,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要使物塊A、B相碰,物塊A的初速度v0應滿足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0年重慶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物理部分 題型:計算題

(21分) 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有長木板C,在C上左端和距左端x處各放有小物塊ABA、B的體積大小可忽略不計,A、B與長木板C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AB、C的質量均為m,開始時,BC靜止,A以某一初速度v0向右做勻減速運動,設物體B與板C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

(1)物體A運動過程中,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大。?

(2)要使物塊A、B相碰,物塊A的初速度v0應滿足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0年江西上高二中、新余鋼鐵中學高三年級全真模擬(理綜)物理部分 題型:計算題

(21分)在傾角為30°的光滑斜面上有相距40m的兩個可看作質點的小物體P和Q,質量分別mP=0.1kg和mQ=0.5kg,其中P不帶電,Q帶電。整個裝置處在正交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中,電場強度的大小為50V/m,方向豎直向下;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為T,方向垂直紙面向里。開始時,將小物體P無初速釋放,當P運動至Q處時,與靜止在該處的小物體Q相碰,碰撞中Q的電荷量保持不變(即不轉移)。碰撞后,兩物體能夠再次相遇。斜面無限長,g取10m/s2。求:

(1)試分析物體Q的帶電性質并求出電荷量大;

(2)分析物體P、Q第一次碰撞后物體Q可能的運動情況,此運動是否為周期性運動?若是,物體Q的運動周期為多大?

(3)物體P、Q第一次碰撞結束后瞬間P、Q的速度大小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浙江卷)理綜物理部分 題型:實驗題

(20分)

Ⅰ(10分)

在“探究彈簧彈力大小與伸長量的關系”實驗中,甲、乙兩位同學選用不同的橡皮繩代替彈簧,為測量橡皮繩的勁度系數,他們在橡皮繩下端依次逐個掛上鉤碼(每個鉤碼的質量均為m=0.jkg,取g=10m/s2),并記錄繩下端的坐標Xi(下標i表示掛在繩下端鉤碼個數)。然后逐個拿下鉤碼,同樣記錄繩下端面的坐標Xi,繩下端面坐標的值Xi=(Xi+ Xi)/2的數據如下表:

掛在橡皮繩下端的鉤碼個數

橡皮繩下端的坐標(Xi/mm)[來源:學_科_網]

1

216.5

216.5

2

246.7

232.0

3

284.0

246.5

4

335.0

264.2

5

394.5

281.3

6

462.0

301.0

(1)同一橡皮繩的Xi                   Xi(大于或小于);

(2)                   同學的數據更符合實驗要求(甲或乙);

(3)選擇一組數據用作圖法得出該橡皮繩的勁度系數k(N/m);

(4)為了更好的測量勁度系數,在選用鉤碼時需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Ⅱ. (10分)

在“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中,某同學測得電流—電壓的數據如下表所示:

電流I/mA

2.7

5.4

12.4

19.5

27.8

36.4

47.1

56.1

69.6

81.7

93.2

電壓U/V

0.04

0.08

0.21

0.54

1.30

2.20

3.52

4.77

6.90

9.12

11.46

(1)用上表數據描繪電壓隨電流的變化曲線;

(2)為了探究燈絲電阻與溫度的關系,已作出電阻隨電流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請指出圖線的特征,并解釋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