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探究合外力做功與動能變化的關系”實驗中,為了平衡小車運動中受到的阻力.應該采用下面所述的______方法(填“a”、“b”或“c”).
(a)逐步調(diào)節(jié)木板的傾斜程度,使靜止的小車開始運動
(b)逐步調(diào)節(jié)木板的傾斜程度,使小車在木板上保持靜止
(c)逐步調(diào)節(jié)木板的傾斜程度,使夾在小車后面的紙帶上所打的點間隔均勻
(2)在上述實驗中,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某同學打出的一段紙帶如圖1所示,則小車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m/s.(計算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3)在上述實驗中,某同學分別用1根、2根、…、5根相同橡皮筋進行實驗,測得小車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分別為0.52m/s、0.78m/s、0.96m/s、1.08m/s、1.22m/s.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中畫出的圖線如圖2.對實驗結(jié)果分析的描述,正確的是______
A.W與v應該是線性關系,只是實驗誤差太大,才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果
B.W可能與V2是線性關系,應該畫出W-V2的圖象來驗證想法是否正確
C.W可能與是線性關系,應該畫出W-的圖象來驗證想法是否正確
(4)根據(jù)你自己的分析,在表格中選擇合適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中畫出相應的圖象.你的選擇是______組數(shù)據(jù)(選填“A”或“B”).
原始數(shù)據(jù)V(m/s)0.520.780.961.081.22
A組數(shù)據(jù)V2(m/s)20.270.610.921.171.49
B組數(shù)據(jù)(m/s)0.720.880.981.041.10

【答案】分析:(1)小車在運動中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為了減小其影響可以采用摩擦力與重力的分力相抵消的方向;
(2)由圖可得出各點間的時間間隔及位移,分析可知何時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由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小車的運動速度.
(3)由圖象可知,W-v圖象是拋物線,則W與v2成正比,所以應該畫出W與v2圖象進行分析.
解答:解:(1)為了平衡摩擦力的影響,在實驗中可以將木板一端墊高,則小車受到的重力的分力可以與摩擦力平衡;則小車做勻速運動時,則摩擦力的影響可以取消,此時,小車后面的紙帶上的點應為均勻分布的,故C正確;
(2)小車做勻速運動,則可分別量出各點間的距離分別為:
OA=2.1cm; AB=2.5cm;BC=2.8cm; CD=2.8cm;DE=2.8cm; 求出平均速度再求平均可得:?
故BE段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速度v==1.40m/s
(3)由圖象可知,W-v圖象是拋物線,則W與v2成正比,所以應該畫出W與v2圖象進行分析,故B正確;
(4)根據(jù)(3)分析可知,應該選擇v2進行研究,故選A.
故答案為:(1)C  (2)1.40(3)B   (4)圖象如圖     A
點評:本題考查做功和動能的關系,在解題時要注意實驗的原理,由原理分析實驗中采取的方法及措施.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如圖1所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上固定有甲、乙兩個光電門,與之相連的計時器可以顯示帶有遮光片的小車在其間的運動時間.與跨過定滑輪的輕質(zhì)細繩相連的輕質(zhì)測力計能顯示掛鉤處所受的拉力.不計空氣阻力及一切摩擦.
(1)在探究“合外力一定時,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關系”時,要使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操作中必須滿足
小車與滑輪間的細繩與長木板平行
小車與滑輪間的細繩與長木板平行
;要使小車所受合外力一定,操作中必須滿足
沙和沙桶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
沙和沙桶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的質(zhì)量
;實驗時,先測出小車質(zhì)量m,再讓小車從靠近甲光電門處由靜止開始運動,讀出小車在兩光電門之間的運動時間t.改變小車質(zhì)量m,測得多組m、t的值,建立坐標系描點作出圖線.下列能直觀得出“合外力一定時,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反比例”的圖線是
C
C


(2)如圖2抬高長木板的左端,使小車從靠近乙光電門處由靜止開始運動,讀出測力計的示數(shù)F和計時器的示數(shù)t.改變木板傾角,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得到的F-
1t2
的圖線如圖3所示.實驗中測得兩光電門的距離L=0.80m,沙和沙桶的總質(zhì)量m1=0.34kg,重力加速度g取9.8m/s2,則圖線的斜率為
0.54kg?m
0.54kg?m
(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若小車與長木板間的摩擦能忽略,如圖3所示測得圖線斜率將
不變
不變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在“探究合外力做功與動能變化的關系”實驗中,為了平衡小車運動中受到的阻力.應該采用下面所述的
 
方法(填“a”、“b”或“c”).
(a)逐步調(diào)節(jié)木板的傾斜程度,使靜止的小車開始運動
(b)逐步調(diào)節(jié)木板的傾斜程度,使小車在木板上保持靜止
(c)逐步調(diào)節(jié)木板的傾斜程度,使夾在小車后面的紙帶上所打的點間隔均勻
(2)在上述實驗中,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某同學打出的一段紙帶如圖1所示,則小車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大小為
 
m/s.(計算結(jié)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精英家教網(wǎng)
(3)在上述實驗中,某同學分別用1根、2根、…、5根相同橡皮筋進行實驗,測得小車勻速運動時的速度分別為0.52m/s、0.78m/s、0.96m/s、1.08m/s、1.22m/s.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中畫出的圖線如圖2.對實驗結(jié)果分析的描述,正確的是
 

A.W與v應該是線性關系,只是實驗誤差太大,才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果
B.W可能與V2是線性關系,應該畫出W-V2的圖象來驗證想法是否正確
C.W可能與
V
是線性關系,應該畫出W-
V
的圖象來驗證想法是否正確
(4)根據(jù)你自己的分析,在表格中選擇合適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中畫出相應的圖象.你的選擇是
 
組數(shù)據(jù)(選填“A”或“B”).
原始數(shù)據(jù) V(m/s) 0.52 0.78 0.96 1.08 1.22
A組數(shù)據(jù) V2(m/s)2 0.27 0.61 0.92 1.17 1.49
B組數(shù)據(jù)
V
(m/s) 
1
2
0.72 0.88 0.98 1.04 1.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湖北省黃岡市高三(下)質(zhì)檢物理試卷(3月份)(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1所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上固定有甲、乙兩個光電門,與之相連的計時器可以顯示帶有遮光片的小車在其間的運動時間.與跨過定滑輪的輕質(zhì)細繩相連的輕質(zhì)測力計能顯示掛鉤處所受的拉力.不計空氣阻力及一切摩擦.
(1)在探究“合外力一定時,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關系”時,要使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操作中必須滿足    ;要使小車所受合外力一定,操作中必須滿足    ;實驗時,先測出小車質(zhì)量m,再讓小車從靠近甲光電門處由靜止開始運動,讀出小車在兩光電門之間的運動時間t.改變小車質(zhì)量m,測得多組m、t的值,建立坐標系描點作出圖線.下列能直觀得出“合外力一定時,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反比例”的圖線是   

(2)如圖2抬高長木板的左端,使小車從靠近乙光電門處由靜止開始運動,讀出測力計的示數(shù)F和計時器的示數(shù)t.改變木板傾角,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得到的F-的圖線如圖3所示.實驗中測得兩光電門的距離L=0.80m,沙和沙桶的總質(zhì)量m1=0.34kg,重力加速度g取9.8m/s2,則圖線的斜率為    (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若小車與長木板間的摩擦能忽略,如圖3所示測得圖線斜率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年湖北省黃石二中高考物理綜合測試卷(三)(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1所示,一端帶有定滑輪的長木板上固定有甲、乙兩個光電門,與之相連的計時器可以顯示帶有遮光片的小車在其間的運動時間.與跨過定滑輪的輕質(zhì)細繩相連的輕質(zhì)測力計能顯示掛鉤處所受的拉力.不計空氣阻力及一切摩擦.
(1)在探究“合外力一定時,加速度與質(zhì)量的關系”時,要使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小車所受的合外力,操作中必須滿足    ;要使小車所受合外力一定,操作中必須滿足    ;實驗時,先測出小車質(zhì)量m,再讓小車從靠近甲光電門處由靜止開始運動,讀出小車在兩光電門之間的運動時間t.改變小車質(zhì)量m,測得多組m、t的值,建立坐標系描點作出圖線.下列能直觀得出“合外力一定時,加速度與質(zhì)量成反比例”的圖線是   

(2)如圖2抬高長木板的左端,使小車從靠近乙光電門處由靜止開始運動,讀出測力計的示數(shù)F和計時器的示數(shù)t.改變木板傾角,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得到的F-的圖線如圖3所示.實驗中測得兩光電門的距離L=0.80m,沙和沙桶的總質(zhì)量m1=0.34kg,重力加速度g取9.8m/s2,則圖線的斜率為    (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若小車與長木板間的摩擦能忽略,如圖3所示測得圖線斜率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