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4所示,A在O點的正上方,OD為水平面,AB、AC均為斜面,物塊P從D點分別以速度v1和v2出發(fā),兩次分別沿DBA、DCA滑到頂點時,速度均剛好為零 .已知物塊與路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都相同且不為零,不計物塊由平面滑上斜面時的機械能損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4

A.物塊沿DBA和沿DCA兩次滑動中摩擦力做功關系無法確定,所以v1、v2的大小無法確定

B.物塊沿DBA和沿DCA兩次滑動中動能都減少

C.物塊沿DBA和沿DCA兩次滑動中機械能不變

D.兩次滑動的初速度相等

BD


解析:

設物塊質量為 m,動摩擦因數為 μ,斜面長為 L,傾角為θ,則沿斜面運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μmgcosθ·L,而 Lcosθ正等于斜面長在地面上的投影.可見,物體沿斜面運動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物體沿等于斜面投影長的平面上運動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所以物體沿 DCA 和沿 DBA 滑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又兩次克服重力做的功相等,故兩次運動中動能的減少量相等,即 v1=v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探究小車的加速度a與小車所受合力F及質量m關系的實驗,圖34-1為實驗裝置簡圖.
①他想用鉤碼的重力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為了減小這種做法帶來的實驗誤差,你認為下列哪二項說法是正確的:
AC
AC

A.要平衡摩擦力                    B.實驗時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鉤碼的重力要遠小于小車的總重力  D.小車的總重力要遠小于鉤碼的重力
②若要用圖1裝置驗證合外力的功與動能變化之間的關系,在①的基礎上,某同學用天平稱量小車的總質量M.用彈簧秤稱出鉤碼的總重力G.讓鉤碼帶動小車加速運動,用打點計時器記錄其運動情況,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上取兩點,測出這兩點的間距L和這兩點的速度大小v1與v2(v1<v2).則本實驗最終要驗證的數學表達式為
GL=
1
2
M
v
2
2
-
1
2
M
v
2
1
GL=
1
2
M
v
2
2
-
1
2
M
v
2
1
.(用題中的字母表示實驗中測量得到的物理量).
(2)①某同學用如題圖2所示的裝置來探究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中,得到了甲、乙、丙三條實驗紙帶,如圖3所示,則應選
紙帶好.

在實驗中若所用重物的質量為1.00kg,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9.80m/s2,在某次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如圖4所示,把第一個點記作O,另選取連續(xù)的4個點A、B、C、D作為測量的點,經測量知道A、B、C、D各點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
②根據以上數據,可知重物由O點運動到C點,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
7.62
7.62
J,動能的增加量等于
7.57
7.57
J(取三位有效數字).
③由以上的計算結果可看出,重物由O點運動到C點,重力勢能的減少量
于動能的增加量,試簡單闡述造成這一結果的兩個理由
由于空氣的阻力
由于空氣的阻力
、
紙帶與打點計時器之間有摩擦
紙帶與打點計時器之間有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利用如圖1所示裝置探究動能定理,在斜面體的斜面上,一質量為1kg的物塊后面固定一條通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先打點,然后讓物塊從靜止開始沿斜面勻加速下滑,得到一條如圖2所示的紙帶.O點為打點的第一個點,A、B、C、D、E、F、H是計數點,每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標出,OA=17.65cm、AB=11.81cm、BC=14.79cm、CD=17.80cm、DE=20.81cm、EF=23.80cm、FH=26.79cm,根據以上數據進行下列處理.(g=10m/s2

(1)物塊勻加速下滑的加速度是
3.00
3.00
m/s2,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是
3.00
3.00
N(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2)完成表格
從0點到各點的過程
合力所做的功W
單位(J)
各點的動能EK
單位(J)
OB 0.8838 B 0.8845
OC 1.3275 C 1.3276
OD  
1.8615
1.8615
D 1.8634
OE 2.4858 E  
2.4876
2.4876
OF 3.1998 F 3.1992
(3)利用(2)表中的數據,畫出圖象的圖線.(按表中的數據小數點后保留兩位作圖)

(4)根據(2)表中的數據和(3)中的圖線,實驗結論是
在誤差范圍內,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
在誤差范圍內,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如圖1為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①某同學按照正確操作選的紙帶如圖所示,其中O是起始點,A、B、C、D、E是打點計時器連續(xù)打下的5個點,打點頻率為50Hz,該同學用毫米刻度尺測量O到A、B、C、D、E各點的距離,并記錄在圖2中(單位:cm),重錘的質量為m=0.1kg,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據以上數據當打點計時器打到D點時,重物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為
0.190
0.190
J,動能的增加量為
0.186
0.186
J.(要求計算數值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②該裝置也可用于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重力加速度g的測量,依據第(2)問中選取的紙帶可計得重力加速度g=
9.69
9.69
m/s2.(要求計算數值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2)某同學做“測量金屬絲電阻率”的實驗.
①首先,他用螺旋測微器在被測金屬絲上的三個不同位置各測一次直徑,并求出其平均值作為金屬絲的直徑d.其中某次測量如圖3所示,這次測量對應位置金屬導線的直徑為
0.526
0.526
mm;
②然后他測量了金屬絲的電阻.實驗中使用的器材有:
a.金屬絲(長度x0為1.0m,電阻約5Ω~6Ω)
b.直流電源(4.5V,內阻不計)
c.電流表(200mA,內阻約1.0Ω)
d.電壓表(3V,內阻約3kΩ)
e.滑動變阻器(50Ω,1.5A)
f.定值電阻R1(5.0Ω,1.5A)
g.定值電阻R2(10.0Ω,1.0A)
h.定值電阻R3(100.0Ω,1.0A)
i.開關,導線若干
該同學實驗時的電路圖如圖4所示,且在實驗中兩塊電表的讀數都能接近滿偏值,定值電阻應該選
R2
R2
(選填“R1”、“R2”或“R3”);
③設法保持金屬絲的溫度不變,而逐漸減小上述金屬絲(長度為x0)接入電路的長度x,當電壓表的示數保持不變時,下列圖象中正確反映了金屬絲電阻消耗的功率P隨x變化規(guī)律的是
B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4所示,A在O點的正上方,OD為水平面,AB、AC均為斜面,物塊P從D點分別以速度v1和v2出發(fā),兩次分別沿DBA、DCA滑到頂點時,速度均剛好為零 .已知物塊與路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都相同且不為零,不計物塊由平面滑上斜面時的機械能損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4

A.物塊沿DBA和沿DCA兩次滑動中摩擦力做功關系無法確定,所以v1、v2的大小無法確定

B.物塊沿DBA和沿DCA兩次滑動中動能都減少

C.物塊沿DBA和沿DCA兩次滑動中機械能不變

D.兩次滑動的初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