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把是由拖桿和拖把頭構成的擦地工具(如圖)。設拖把頭的質(zhì)量為m,拖桿質(zhì)量可以忽略,拖把頭與地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常數(shù),重力加速度為g,某同學用該拖把在水平地面上拖地時,沿拖桿方向推拖把,拖桿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

(1)若拖把頭在地板上勻速移動,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設能使該拖把在地板上從靜止剛好開始運動的水平推力與此時地板對拖把的正壓力的比值為,已知寸在一臨界角,若,則不管沿拖桿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能使拖把從靜止開始運動。求這一臨界角的正切值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實驗中學分校高一上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t=0時,甲乙兩汽車從相距70 km的兩地開始相向行駛,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忽略汽車掉頭所需時間.下列對汽車運動狀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在第1小時末,乙車改變運動方向

B.在第2小時末,甲乙兩車相距10 km

C.在前4小時內(nèi),乙車運動加速度的大小總比甲車的大

D.在第4小時末,甲乙兩車相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中為四根與紙面垂直的長直導線,其橫截面積位于正方形的四個頂點上,導線中通有大小相等的電流,方向如圖所示。一帶正電的粒子從正方形中心O點沿垂直于紙面的方向向外運動,它所受洛倫茲力的方向是( )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牡丹江一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防止靜電危害的是( )

A.在很高的建筑物頂端裝上避雷針

B.在高大的煙囪中安裝靜電除塵器

C.油罐車后面裝一根拖在地上的鐵鏈條

D.存放易燃品的倉庫的工人穿上導電橡膠做的防電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牡丹江一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從同一地點同時開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兩個物體Ⅰ、Ⅱ的速度圖象如圖所示.在0~t0時間內(nèi),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Ⅰ、Ⅱ兩物體的位移都在不斷增大

B.Ⅰ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Ⅱ物體的加速度不斷增加

C.Ⅰ、Ⅱ兩個物體的加速度都在不斷減小

D.Ⅰ、Ⅱ兩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廈門一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枚火箭由地面豎直向上發(fā)射,其速度時間圖像如右上圖所示,由圖可知

A.0-段火箭是上升的,段火箭是下落的

B.時刻火箭離地面最遠

C.時刻火箭離地面最遠

D.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段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師范大學附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B.C三個物體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三個物體的位移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圖像c是一條拋物線,坐標原點的頂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兩個物體的速度相同

B.A.b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兩個物體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C.在0-5s的時間內(nèi),t=5s時,A.b兩物體相距最遠

D.物體c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師范大學附中高二上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起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摩擦起電是電荷的轉(zhuǎn)移

B.接觸起電可能是產(chǎn)生電荷的過程

C.感應起電時,由于帶電體和被感應導體不接觸,所以一定是產(chǎn)生了電荷

D.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都可能是創(chuàng)造了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北京朝陽區(qū)高三上期期中統(tǒng)一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6分)1966年曾在地球的上空完成了以牛頓第二定律為基礎的測定質(zhì)量的實驗,這次實驗的目的是要發(fā)展一種技術,找出測定軌道中人造天體質(zhì)量的方法。實驗時,用雙子星號宇宙飛船m1 去接觸正在軌道上運行的火箭組m2(后者的發(fā)動機已熄火)。接觸以后,開動雙子星號飛船的推進器,使飛船和火箭組共同加速(如圖所示)。推進器的平均推力F等于895 N,推進器開動時間為7s,測出飛船和火箭組的速度變化是0.91 m/s。已知雙子星號宇宙飛船的質(zhì)量m1=3400 kg。求:

(1)飛船與火箭組的加速度a的大小;

(2)火箭組的質(zhì)量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