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為一皮帶傳送裝置,右輪的半徑為r,a是它邊緣上的一點,左側(cè)是一輪軸,大輪的半徑為4r,小輪的半徑為2r,b點在小輪上,到小輪中心的距離為r,c點和d點分別位于小輪和大輪的邊緣上,若在傳動中,皮帶不打滑,則


  1. A.
    a點與b點的線速度大小之比是2﹕1
  2. B.
    a點與b點的角速度大小之比是2﹕1
  3. C.
    a點與c點的線速度大小之比是2﹕1
  4. D.
    c點與d點的角速度大小之比是1﹕1
CD
試題分析:同一皮帶上線速度相等,同一輪上角速度相等,再結(jié)合v=wr,則三輪邊緣上一點的線速度之比va:vb:vc:vd=4:1:2:4;角速度之比wa:wb:wc:wd=4:1:1:1;CD正確
考點:考查圓周運動物理量的描述
點評:抓住共線時線速度相同,共軸時角速度相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所示,工廠利用皮帶傳輸機把貨物從地面運送到高出水平地面的C平臺上,C平臺離地面的高度一定.運輸機的皮帶以一定的速度v順時針轉(zhuǎn)動且不打滑.將貨物輕輕地放在A處,貨物隨皮帶到達(dá)平臺.貨物在皮帶上相對滑動時,會留下一定長度的痕跡.已知所有貨物與皮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若皮帶的傾角θ、運行速度v和貨物質(zhì)量m都可以改變,始終滿足tanθ<μ.可以認(rèn)為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山東省實驗中學(xué)2012屆高三第一次診斷性考試物理試題 題型:021

如圖所示,為一皮帶傳動裝置,右輪半徑為r,a為它邊緣上一點;左側(cè)是一輪軸,大輪半徑為4r,小輪半徑為2r,b點在小輪上,到小辦中心的距離為r.c點和d點分別位于小輪和大輪的邊緣上.若傳運過程中皮帶不打滑,則

①a點和b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

②a點和b點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③a點和c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

④a點和d點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有一皮帶傳輸機其兩端A、B之間距離s=5m,高度差h=2.0m。在運送貨箱的過程中,傳送帶的運行速度始終保持v=1.0m/s不變,電動機輸送給傳送帶的額定機械功率為P=480W。如果將一貨物P無初速地放到傳送帶上A處,經(jīng)t=1.0s后貨物與傳送帶保持相對靜止。在傳送過程中貨物可視為質(zhì)點,不計皮帶傳送裝置各部分的摩擦損耗。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當(dāng)貨物P被傳送到B處離開傳送時,再將一相同貨物以相同方式放到A處,即傳送帶上有且只有一個貨物,則貨物的質(zhì)量不超過多少?

2.若每間隔,依次將相同貨物以相同方式無初速地放到A處,則每一貨物的質(zhì)量不超過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1年慈溪市高三第一學(xué)期期中測試物理卷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有一皮帶傳輸機其兩端A、B之間距離s=5m,高度差h=2.0m。在運送貨箱的過程中,傳送帶的運行速度始終保持v=1.0m/s不變,電動機輸送給傳送帶的額定機械功率為P=480W。如果將一貨物P無初速地放到傳送帶上A處,經(jīng)t=1.0s后貨物與傳送帶保持相對靜止。在傳送過程中貨物可視為質(zhì)點,不計皮帶傳送裝置各部分的摩擦損耗。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小題1】當(dāng)貨物P被傳送到B處離開傳送時,再將一相同貨物以相同方式放到A處,即傳送帶上有且只有一個貨物,則貨物的質(zhì)量不超過多少?
【小題2】若每間隔,依次將相同貨物以相同方式無初速地放到A處,則每一貨物的質(zhì)量不超過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1年慈溪市高三第一學(xué)期期中測試物理卷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有一皮帶傳輸機其兩端A、B之間距離s=5m,高度差h=2.0m。在運送貨箱的過程中,傳送帶的運行速度始終保持v=1.0m/s不變,電動機輸送給傳送帶的額定機械功率為P=480W。如果將一貨物P無初速地放到傳送帶上A處,經(jīng)t=1.0s后貨物與傳送帶保持相對靜止。在傳送過程中貨物可視為質(zhì)點,不計皮帶傳送裝置各部分的摩擦損耗。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當(dāng)貨物P被傳送到B處離開傳送時,再將一相同貨物以相同方式放到A處,即傳送帶上有且只有一個貨物,則貨物的質(zhì)量不超過多少?

2.若每間隔,依次將相同貨物以相同方式無初速地放到A處,則每一貨物的質(zhì)量不超過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