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如圖甲所示是某同學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他在氣墊導軌上安裝了一個光電門B,在滑塊上固定一遮光條,滑塊用細線繞過氣墊導軌左端的定滑輪與力傳感器相連(力傳感器可測得細線上的拉力大。鞲衅飨路綉覓煦^碼,每次滑塊都從A處由靜止釋放.
(1)該同學用游標卡尺測量遮光條的寬度d,如圖乙所示,則d=2.25mm
(2)下列不必要的一項實驗要求是D
A.將氣墊導軌調節(jié)水平
B.使A位置與光電門間的距離適當大些
C.使細線與氣墊導軌平行
D.使滑塊質量遠大于鉤碼和力傳感器的總質量
(3)實驗時,將滑塊從A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shù)字計時器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B的時間t,測量出滑塊在A位置時遮光條到光電門的距離x,則滑塊的加速度a=$\frac{v5iebgu^{2}}{2x{t}^{2}}$
(4)為探究滑塊的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改變鉤碼質量,測出對應的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F和遮光條通過光電門的時間t,通過描點要作出它們的線性關系圖象,處理數(shù)據(jù)時縱軸為F,橫軸應為D
A.t             B.t2             C.$\frac{1}{t}$              D.$\frac{1}{{t}^{2}}$.

分析 (1)游標卡尺讀數(shù)結果等于固定刻度讀數(shù)加上可動刻度讀數(shù),不需要估讀;
(2)用細線拉力表示合力,要考慮摩擦力的影響,拉力是直接通過傳感器測量的,故與小車質量和鉤碼質量大小關系無關;
(3)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時的瞬時速度可近似認為是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的平均速度.根據(jù)運動學公式解答;
(4)結合牛頓第二定律求出F的表達式即可選擇.

解答 解:(1)游標卡尺的主尺讀數(shù)為2mm,游標讀數(shù)為0.05×5mm=0.25mm,所以最終讀數(shù)d=2mm+0.25mm=2.25mm;
(2)A、應將氣墊導軌調節(jié)水平,使拉力才等于合力,故A必要;
B、應使A位置與光電門間的距離適當大些,有利于減小誤差,故B必要;
C、要保持細線方向與木氣墊導軌平行,拉力才等于合力,故C必要;
D、拉力是直接通過傳感器測量的,故與小車質量和鉤碼質量大小關系無關,故D不需要;
本題選不必要
故選:D.
(4)滑塊經(jīng)過光電門B的速度v=$\fraca5klixd{t}$,
根據(jù)v2=2ax得:a=$\frac{{v}^{2}}{2x}=\frac{21rupo5^{2}}{2x{t}^{2}}$,
(5)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a=$\frac{F}{M}$,
則$\frac{F}{M}=\frac{8zbvzjn^{2}}{2x{t}^{2}}$,
解得:F=$\frac{{Md}^{2}}{2x}•\frac{1}{{t}^{2}}$,所以處理數(shù)據(jù)時縱軸為F,橫軸應為$\frac{1}{{t}^{2}}$為橫軸,故D正確.
故選:D
故答案為:(1)2.25;(2)D;(3)a=$\frac{smbkxbz^{2}}{2x{t}^{2}}$;(4)D

點評 常用儀器的讀數(shù)要掌握,這是物理實驗的基礎.處理實驗時一定要找出實驗原理,根據(jù)實驗原理我們可以尋找需要測量的物理量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如圖所示,實線為方向未知的三條電場線,a、b兩帶電粒子從電場中的O點以相同的初速度飛出.僅在電場力作用下,兩粒子的運動軌跡如圖中虛線所示,則(  )
A.a一定帶正電,b一定帶負電B.a電勢能減小,b電勢能減小
C.a加速度減小,b加速度增大D.a和b的動能一定都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將質量為m=2Kg的滑塊放在傾角為θ=37°的固定斜面上.滑塊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8.重力加速度為g=10m/s2,sin37°=0.6,cos37°=0.8,則:
(1)滑塊在斜面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求摩擦力的大小.
(2)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塊向上勻速滑動,拉力大小應是多少?
(3)用水平向右的力拉滑塊,滑塊向上勻速滑動,拉力大小應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體受到與水平方向成α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沿著水平方向運動,那么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1所示,為“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該裝置依靠電子信息系統(tǒng)獲得了小車加速度a的信息,由計算機繪制出a與鉤碼重力的關系圖.鉤碼的質量為m,小車和砝碼的質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每次在小車上加減砝碼時,應重新平衡摩擦力
B.實驗時若用打點計時器應先釋放小車后接通電源
C.本實驗m應遠小于M
D.在用圖象探究加速度與質量關系時,應作$a-\frac{1}{m}$圖象
(2)實驗時,某同學由于疏忽,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他作出的a-F圖可能是圖2中丙(選填“甲”、“乙”、“丙”)圖線.此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C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量太大
(3)實驗時,某同學遺漏了平衡摩擦力這一步驟,其它操作均正確,若軌道水平,他測量得到的圖象如圖3.設圖中縱軸上的截距為-b,則小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同學用如圖1的實驗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1)實驗中,先調節(jié)長木板一端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長木板平行,再將長木板的一端墊起適當?shù)母叨,讓小車連著已經(jīng)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撤去砂和砂桶,給打點計時器通電,輕推小車,從打出的紙帶判斷小車是做勻速運動為止.

(2)認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細線對小車的拉力,也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圖2是打點計時器打出的一條紙帶,紙帶旁還給出了最小刻度為Imm的刻度尺,刻度尺的0刻度線與O點對齊.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源的頻率是50Hz,A、B、C、D是四個計數(shù)點,相鄰計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打點未標出.
①計數(shù)點C到D點的距離是13.20 cm.
②根據(jù)紙帶計算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口的大小是2.40m/s2(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3)該同學測得小車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小車質量保持不變):
F/N0.200.300.400.500.60
a/m/s20.300.400.480.600.72
①請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圖3上描點,并作出a-F的關系圖線.
②根據(jù)該圖線,不能(選填“能”或者“不能”)得到結論:小車質量一定時,小車的加速度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某人造衛(wèi)星運動的軌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為中心的圓.由于阻力作用,人造衛(wèi)星到地心的距離從r1慢慢變到r2,用Ek1、Ek2分別表示衛(wèi)星在這兩個軌道上的動能,E1、E2表示衛(wèi)星在這兩個軌道上的機械能,則(  )
A.r1<r2,Ek1<Ek2,E1<E2B.r1>r2,Ek1<Ek2,E1>E2
C.r1>r2,Ek1>Ek2,E1<E2D.r1<r2,Ek1>Ek2,E1>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與水平方向成θ=37°的傳送帶以恒定的速度沿順時針方向轉動,兩傳動輪間距為lAB=9m,一質量為M=1kg的長木板靜止在粗糙地面上,其右端靠著傳送帶,現(xiàn)將一質量為m=1kg且可視為質點的滑塊輕放在傳送帶頂端B點,滑塊沿傳送帶滑至底端并滑上長木板(傳送帶與長木板連接處無機械能損失).已知滑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0.5,滑塊與長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0.4,長木板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3=0.1,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塊剛滑到長木板的速度v0的大小;
(2)從滑塊滑上長木板到二者一起停下所用的時間;
(3)為保證滑塊不從長木板上滑下,長木板的最小長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力的合力,有可能小于其中任意一個力,且分力合力同時作用在物體上
B.高大的橋梁要造很長的引橋,其主要目的是增加過橋車輛的重力平行于引橋橋面向下的分力
C.若物體受到摩擦力作用,則物體必定受到彈力作用且摩擦力與該彈力必垂直
D.勁度系數(shù)越大的彈簧,則彈簧產(chǎn)生的彈力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