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質(zhì)量M =" 10" kg的木楔ABC靜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動摩擦因數(shù)??= 0.02, 在木楔的傾角為30°的斜面上,有一質(zhì)量m =" 1.0" kg的物塊由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當滑行路程x =" 1.4" m時,其速度v =" 1.4" m/s,在這過程中木楔沒有動。求地面對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0.61 N地面對木楔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由速度位移公式v2 = 2ax
可得:a ==m/s2 =" 0.7" m/s2
而a<g sin ? =" 5" m/s2,可知木塊受到斜面對它的摩擦力Ff1
對木塊m受力分析,由牛頓第二定律與力的平衡,可得:
mg sin??―Ff1 = ma
mg cos???―FN1 = 0


 

 
 


對木楔M受力分析,它受五個力,設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Ff2,方向水平向左,由木楔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可知:


 

 
Ff1 cos ? + Ff2 = FN1 sin ?

其中Ff1 = Ff1     FN1 = FN1
可解得:Ff2 =" ma" cos ? =" 1.0" kg×0.7 m/s2×≈0.61 N
∴ 地面對木楔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質(zhì)量為2 kg的物體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輕彈簧水平拉該物體,物體由靜止開始,開始 2 s 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 2 m 位移,此過程中彈簧始終保持伸長3 cm,己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 k ="100" N/m.求:物體和地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一物體從靜止開始,所受的臺力F隨時間t變化圖線如圖所示,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則該物體在4秒內(nèi)的運動情況是(   )
A.0~4s內(nèi)一直向右運動
B.物體在1~3s內(nèi)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C.物體在0~2s內(nèi)向右運動,2~4s內(nèi)向左運動
D.物體在0~l s內(nèi)加速運動,1~2s內(nèi)減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輕彈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個小球從彈簧正上方某一高度處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接觸彈簧后把彈簧壓縮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這一全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球剛接觸彈簧瞬間速度最大
B.從小球接觸彈簧起加速度變?yōu)樨Q直向上
C.從小球接觸彈簧到到達最低點,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D.從小球接觸彈簧到到達最低點,小球的加速度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現(xiàn)象一定屬于完全失重的是
A.物體加速上升B.物體加速下降
C.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D.熱氣球在空中懸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一質(zhì)量為M、傾角為的楔形木塊靜置于粗糙水平桌面上。另一質(zhì)量為m的木塊,置于楔形木塊的斜面上,木塊與斜面的接觸是光滑的。為了保持木塊相對于斜面靜止,需要用大小為的水平恒力推楔形木塊,如圖所示。求楔形木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舉重運動是力量和技巧充分結合的體育項目.就“抓舉”而言,其技術動作可分為預備、提杠鈴、發(fā)力、下蹲支撐、起立、放下杠鈴等六個步驟,如圖所示表示了其中的幾個狀態(tài).在“發(fā)力”階段,運動員對杠鈴施加恒力作用,使杠鈴豎直向上作勻加速運動;然后運動員停止發(fā)力,杠鈴繼續(xù)向上運動,當運動員處于“下蹲支撐”處時,杠鈴的速度恰好為零.從運動員開始“發(fā)力”到“下蹲支撐”處的整個過程歷時0.8s,杠鈴升高0.6m,該杠鈴的質(zhì)量為150kg.(g取10m/s2) 求:

小題1:杠鈴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加速時的加速度?
小題2:運動員發(fā)力時,對杠鈴的作用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屆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如圖所示為學校操場上一質(zhì)量不計的豎直滑桿,滑桿上端固定。為了研究學生沿桿的下滑情況,在桿頂部裝有一拉力傳感器,可顯示桿頂部所受力的大小,F(xiàn)有一學生(可視為質(zhì)點)從上端由靜止開始滑下,5s末滑到桿底端時速度恰好為零。以學生開始下滑時刻為計時起點,傳感器顯示的拉力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乙所示,g取10m/s2。求:


(1)圖乙中A點坐標值
(2)滑桿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如下圖所示是游樂場中過山車的實物圖片,左圖是過山車的模型圖。在模型圖中半徑分別為R1=2.0m和R2=8.0m的兩個光滑圓形軌道,固定在傾角為α=37°斜軌道面上的Q、Z兩點,且兩圓形軌道的最高點A、B均與P點平齊,圓形軌道與斜軌道之間圓滑連接。現(xiàn)使小車(視作質(zhì)點)從P點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運動。已知斜軌道面與小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24,g=10m/s2,sin37°=0.6,cos37°=0.8。問:
(1)若小車恰好能通過第一個圓形軌道的最高點A處,則其在P點的初速度應為多大?
(2)若小車在P點的初速度為10m/s,則小車能否安全通過兩個圓形軌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