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如圖實驗裝置探究重錘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與動能的轉(zhuǎn)化問題.
(1)下右圖為一條符合實驗要求的紙帶,O點為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第一點.分別測出若干連續(xù)點A、B、C…與O點之間的距離 h1、h2、h3….已知打點計時器的打點周期為T,重錘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可得得重錘下落到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
(2)取打下O點時重錘的重力勢能為零,計算出該重錘下落不同高度h時所對應的動能Ek和重力勢能立坐標系,橫軸表示h,縱軸表示Ek和Ep,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在下圖中繪出圖線Ⅰ和圖線Ⅱ.已求得圖線Ⅰ斜率的絕對值k1,圖線Ⅱ的斜率k2.重錘和紙帶在下落過程中所受平均阻力與重錘所受重力的比值為_________(用k1和k2表示).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襄陽第五中學高二3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湯姆孫發(fā)現(xiàn)電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結(jié)構(gòu)模型
B.貝克勒爾用α粒子轟擊氮原子核發(fā)現(xiàn)了質(zhì)子
C.在原子核人工轉(zhuǎn)變的實驗中,約里奧-居里夫婦發(fā)現(xiàn)了正電子
D.在原子核人工轉(zhuǎn)變的實驗中,盧瑟福發(fā)現(xiàn)了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黃岡中學高二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地球的赤道上置一矩形線圈,線圈平面與赤道平面重合,線圈的上、下邊水平,此時穿過線圈平面的磁通量大小為Φ�,F(xiàn)使線圈繞其豎直軸線旋轉(zhuǎn)180°,則此過程中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的變化量的大小為( )
A.0 B.Φ C.Φ D.2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汕頭金山中學高二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兩個平行板電容器,它們的電容之比為5∶4,它們的帶電荷量之比為5∶1,兩極板間距離之比為4∶3,則兩極板間電壓之比和電場強度之比分別為
A.4∶1 1∶3 B.1∶4 3∶1
C.4∶1 3∶1 D.4∶1 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重慶市高三三診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蹦蹦球是一種兒童健身玩具,小明同學在27℃的室內(nèi)對蹦蹦球充氣,已知兩球的體積約為2L,充氣前的氣壓為1atm,充氣筒每次充入0.2L、壓強也為1atm的氣體,忽略蹦蹦球體積變化及充氣過程中氣體溫度的變化,充氣后氣體壓強增大至 3atm;求:
①充氣多少次可以讓氣體壓強增大至 3atm;
②室外溫度達到了﹣23℃,將充好氣的蹦蹦球拿到室外后,壓強將變?yōu)槎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重慶市高三三診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虛線表示某電場中的四個等勢面,相鄰等勢面間的電勢差相等.一不計重力的帶負電的粒子從右側(cè)垂直等勢面Φ4向左進入電場,運動軌跡與等勢面分別交于a、b、c三點,則可以判斷( )
A.Φ1>Φ2>Φ3>Φ4
B.粒子的運動軌跡和Φ2等勢面可能垂直
C.Φ4等勢面上各點場強處處相等
D.該區(qū)域可能是等量異種點電荷形成的電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山東省高三高考打靶測試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圖(a)為一列簡諧橫波在t=0.10 s時刻的波形,P是平衡位置在x=1.0 m處的質(zhì)點,Q是平衡位置在x=4.0 m處的質(zhì)點;圖(b)為質(zhì)點Q的振動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在t=0.10 s時,質(zhì)點Q向y軸正方向運動
B.在t=0.25 s時,質(zhì)點P的加速度方向與y軸正方向相同
C.從t=0.10 s到t=0.25 s,該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了6 m
D.從t=0.10 s到t=0.25 s,質(zhì)點P通過的路程為30 cm
E.質(zhì)點Q簡諧運動的表達式為y=0.10sin 10πt(國際單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寧夏銀川二中高三5月適應性訓練理綜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在MN的下方足夠大的空間是玻璃介質(zhì),其折射率n=,玻璃介質(zhì)的上邊界MN是屏幕,玻璃中有一個正三角形空氣泡,其邊長
=40cm,頂點與屏幕接觸于C點,底邊AB與屏幕平行,一束激光a垂直于AB邊射向AC邊的中點O,結(jié)果在屏幕MN上出現(xiàn)兩個光斑.
(i)求兩個光斑之間的距離x;
(ii)若任意兩束相同的激光同時垂直于AB邊向上射入空氣泡,求屏幕上相距最遠的兩個光斑之間的距離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6屆海南省高三臨考模擬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紅和小明為物理興趣小組的成員,他們在學完牛頓運動定律后,想要運用已學知識探究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實驗裝置如右圖,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裝有定滑輪;木板上有一滑塊,其一端與電場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另一端通過跨過定滑輪的細線與托盤相連(托盤和砝碼的質(zhì)量要比滑塊的質(zhì)量小很多)。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
(一)小紅為測得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進行了如下實驗,在托盤中放入適量砝碼,滑塊開始做勻加速運動,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小點。
(1)上圖為紙帶的一部分,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計算的加速度 (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為測量動摩擦因數(shù),下列物理量還應測量的有 。(填入所選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長度
B、木板的質(zhì)量
C、滑塊的質(zhì)量
D、托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
E、滑塊運動的時間
(3)通過測量、計算得出的動摩擦因數(shù)會比真實的動摩擦因數(shù) (填“偏大”或“偏小”)。
(二)小明覺得小紅的方法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比較多,因而容易導致較大的誤差,他認真觀察、分析了小紅的實驗原理,重新調(diào)節(jié)了細繩的長度和桌子的高度后,發(fā)現(xiàn)打出的紙帶上的點后面有一段越來越密,如下圖所示,每兩個點間還有4個點沒有畫出來。
(4)小明覺得只需要分析后面的這些點就能很快的求出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求得的結(jié)果 (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