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F1單獨作用于一個物體上時,物體加速度為2m/s2;力F2單獨作用于同一物體時,物體加速度為4m/s2;當力F1和F2共同作用于該物體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2m/s2B.4m/s2C.6m/s2D.8m/s2
設物體為質量為m,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F1=ma1,F(xiàn)2=ma2
則F1和F2共同作用于該物體時合力范圍為F2-F1≤F≤F2+F1,代入得2m≤F≤6m
又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加速度的范圍為2m/s2≤a≤6m/s2
故選:AB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塊受到兩個水平力F1與F2的作用而靜止不動,現(xiàn)保持F1不變,使F2逐漸減小到零,再逐漸恢復到原來的大小,在此過程中,能正確描述木塊運動情況的圖象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一個質量為20kg的物體,從長度為1.0m斜面的頂端由靜止勻加速滑下,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5,斜面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37°.求物體從斜面頂端下滑到底端過程中的時間和到達底端的速度大。╣取10m/s2,cos37°=0.8,sin37°=0.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為一傳送帶裝置模型,斜面的傾角θ,底端經(jīng)一長度可忽略的光滑圓弧與足夠長的水平傳送帶相連接,質量m=2kg的物體從高h=30cm的斜面上由靜止開始下滑,它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μ1=0.25,與水平傳送帶的動摩擦因數(shù)μ2=0.5,物體在傳送帶上運動一段時間以后,物體又回到了斜面上,如此反復多次后最終停在斜面底端.已知傳送帶的速度恒為v=2.5m/s,tanθ=0.75,g取10m/s2.求:
(1)從物體開始下滑到第一次回到斜面的過程中,物體與傳送帶因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
(2)從物體開始下滑到最終停在斜面底端,物體在斜面上通過的總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置于傾角為θ的粗糙斜面上,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斜面沿光滑水平面向左做加速直線運動,運動過程中物體與斜面始終保持相對靜止(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隨著加速度a的增加,斜面對物體的彈力一定增大
B.隨著加速度a的增加,斜面對物體的靜摩擦力一定減小
C.隨著加速度a的增加,需要的水平外力F應增大
D.若在運動過程中,a恒為gtanθ.則斜面對物體彈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增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如圖所示,長度L=10m的水平傳送帶以速率v0=4m/s沿順時針方向運行,質量m=1kg的小物塊(可視為質點)以v1=6m/s的初速度從右端滑上傳送帶.已知物塊與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則物塊( 。
A.相對地面向左運動的最大距離為4.5m
B.相對地面向左運動的最大距離為9m
C.從滑上傳送帶到滑下傳送帶所用的時間2.5s
D.從滑上傳送帶到滑下傳送帶所用的時間6.2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傾角為37°、足夠長的斜面體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木塊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從斜面上的A點由靜止開始向上作勻加速運動,前進了4.0m抵達B點時,速度為8m/s.已知木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木塊質量m=1kg.g取10m/s2,sin37°=0.6,cos37°=0.8.
(1)小木塊從A點運動到B點過程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木塊所受的外力F多大?
(3)為使小木塊通過B點的速率為
8
5
5
m/s,求恒力F連續(xù)作用的最長時間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質量都是m的物體A、B用輕質彈簧相連,靜置于水平地面上,此時彈簧壓縮了△l.如果再給A一個豎直向下的力,使彈簧再壓縮△l(形變始終在彈性限度內(nèi)),穩(wěn)定后,突然撤去豎直向下的力,在A物體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物體受到的彈簧的彈力大小等于mg時,A物體的速度最大
B.B物體受到的彈簧的彈力大小等于mg時,A物體的加速度最大
C.B物體對地面的最大壓力為2mg
D.A物體的最大加速度大小為1.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一個質量m=10kg的靜止物體與水平地面間滑動摩擦系數(shù)μ=0.5,受到一個大小為100N與水平方向成θ=37°的斜向上拉力作用而運動,假設拉力作用的時間為t=1s.(g取10m/s2.已知sin53°=0.8,cos53°=0.6)
(1)求1s內(nèi)拉力做的功;
(2)求1s內(nèi)摩擦力做的功;
(3)求1s內(nèi)合外力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