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在用DIS研究小車加速度與外力的關系時,某實驗小組先用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重物通過滑輪用細線拉小車,在小車和重物之間接一個不計質(zhì)量的微型力傳感器,位移傳感器(發(fā)射器)隨小車一起沿水平軌道運動,位移傳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軌道一端.實驗中力傳感器的拉力為F,保持小車(包括位移傳感器發(fā)射器)的質(zhì)量不變,改變重物重力重復實驗若干次,得到加速度與外力的關系如圖(b)所示.

(1)小車與軌道的滑動摩擦力f=0.60N.
(2)從圖象中分析,小車(包括位移傳感器發(fā)射器)的質(zhì)量為0.67kg.
(3)該實驗小組為得到a與F成正比的關系,應將斜面的傾角θ調(diào)整到tanθ=0.09.

分析 (1)a-F圖象與橫坐標的交點等于摩擦力,根據(jù)圖象直接得出f;
(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出a和F的關系式,根據(jù)圖象的斜率表示小車質(zhì)量的倒數(shù)求解質(zhì)量;
(3)為得到a與F成正比的關系,則應該平衡摩擦力,根據(jù)平衡條件結(jié)合滑動摩擦力公式求解.

解答 解:(1)根據(jù)圖象可知,當F=0.60N時,小車開始有加速度,則f=0.60N,
(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
a=$\frac{F-f}{M}$=$\frac{1}{M}F-\frac{f}{M}$,則a-F圖象的斜率表示小車質(zhì)量的倒數(shù),則
M=$\frac{1}{k}=\frac{4.0-2.0}{5.0-2.0}=\frac{2}{3}=0.67kg$,
(3)為得到a與F成正比的關系,則應該平衡摩擦力,則有:
Mgsinθ=μMgcosθ
解得:tanθ=μ,
根據(jù)f=μMg得:$μ=\frac{0.60}{\frac{2}{3}×10}$=0.09
所以tanθ=0.09
故答案為:(1)0.60;(2)0.67;(3)0.09

點評 實驗裝置雖然有所變動,但是實驗原理、實驗方法、操作細節(jié)等是一樣的,故任何實驗明確實驗原理是解答實驗的關鍵,注意該實驗必須要平衡摩擦力,否則a與F不成正比,能結(jié)合圖象得出有用的信息,難度適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在x軸上放置兩正點電荷Q1、Q2,當空間存在沿y軸負方向的勻強電場時,y軸上A點的場強等于零,已知勻強電場的電場強度大小為E,兩點電荷到A的距離分別為r1、r2,則在y軸上與A點對稱的B點的電場強度大小為( 。
A.2EB.E
C.0D.E+k$\frac{{Q}_{1}}{{{r}_{1}}^{2}}$+k$\frac{{Q}_{2}}{{{r}_{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如圖所示,兩個半徑相同的半圓形光滑軌道置于豎直平面內(nèi),左右兩端點等高,分別處于沿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和勻強磁場中.兩個相同的帶正電小球同時從兩軌道左端最高點由靜止釋放.M、N為軌道的最低點.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兩個小球到達軌道最低點的速度vM<vN
B.兩個小球第一次經(jīng)過軌道最低點時對軌道的壓力FM>FN
C.小球第一次到達M點的時間小于小球第一次到達N點的時間
D.磁場中小球能到達軌道另一端最高處,電場中小球不能到達軌道另一端最高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半圓槽光滑、絕緣、固定,圓心是O,最低點是P,半圓槽的直徑MN水平,a、b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帶正電小球(視為點電荷),b固定在M點,a從N點靜止釋放,沿半圓槽運動經(jīng)過P點到達某點Q(圖中未畫出)時速度為零.則關于小球a的運動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從N到Q的過程中,重力與庫侖力的合力先增大后減小
B.從N到Q的過程中,速率先增大后減小
C.從N到Q的過程中,電勢能一直增加
D.從N到Q的過程中,重力勢能的減少量等于電勢能增加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如圖所示電路,電池組的內(nèi)阻r=2Ω,外電阻R1=4Ω,滑動變阻器R2的電阻可調(diào)范圍為0~10Ω.當滑動變阻器R2的電阻調(diào)為4Ω時,電源內(nèi)部的熱功率為2W,則電阻R2的阻值為0Ω時R1的電功率達到最大值,電源的最大效率為8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的邏輯電路名稱及其真值表中X分別為( 。
輸入輸出
ABZ
000
011
10X
111
A.與門、0B.與門、1C.或門、0D.或門、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在豎直平面內(nèi)滑道ABC關于B點對稱,且A、B、C三點在同一水平面上.若小滑塊第一次由A滑到C、第二次由C滑到A,小滑塊運動過程始終沿著滑道滑行,兩次運動的初速度大小分別為v1、v2,而末速度大小相等.小滑塊與滑道的動摩擦因數(shù)恒定,則兩次運動的初速度(  )
A.v1>v2B.v1<v2
C.v1=v2D.v1、v2大小無法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某同學的質(zhì)量為60kg,在一次野營中,他從岸上以2m/s的速度,跳到一條以0.5m/s的速度正對著他飄來的小船上,跳上船后他又走了幾步,最終停在船上.已知小船的質(zhì)量為140kg,則人與小船共同運動的速度大小為0.25m/s,運動方向為向右.(填“向左”或“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物體的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實驗時保持小車(含車中重物)的質(zhì)量M不變,細線下端懸掛鉤碼的總重力作為小車受到的合力F,用打點計時器測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a.

(1)關于實驗操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D
A.實驗前應調(diào)節(jié)滑輪高度,使滑輪和小車間的細線與木板平行
B.平衡摩擦力時,在細線的下端懸掛鉤碼,使小車在線的拉力作用下能勻速下滑
C.每次改變小車所受的拉力后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實驗時應先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后釋放小車
(2)圖乙為實驗中打出紙帶的一部分,從比較清晰的點跡起,在紙帶上標出連續(xù)的5個計數(shù)點A、B、C、D、E,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都有4個點跡未標出,測出各計數(shù)點到A點間的距離.已知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打B點時小車的速度v=0.316m/s,小車的加速度a=0.93m/s2
(3)改變細線下端鉤碼的個數(shù),得到a-F圖象如圖丙所示,造成圖線上端彎曲的原因可能是隨所掛鉤碼質(zhì)量m的增大,不能滿足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