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測定金屬的電阻率”實驗中,需測量金屬絲的長度和直徑,如圖所示是某次測量時的情況,則該金屬絲的長度和直徑分別為61.0 cm和2.212 mm.

分析 注意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是0.1cm,應進行$\frac{1}{10}$估讀,即應估讀到0.01cm.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方法是固定刻度讀數(shù)加上可動刻度讀數(shù),在讀可動刻度讀數(shù)時需估讀.

解答 解:由于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是0.1cm,所以應估讀到0.01cm,則金屬絲的長度為L=61.0cm,金屬絲的直徑為d=2.0mm+21.2×0.01mm=2.212mm
故答案為:61.0;2.212.

點評 本題考查刻度尺和螺旋測微器,要注意當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含有“1”時,應估讀到最小分度值的$\frac{1}{10}$.故刻度尺和螺旋測微器均需要進行估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某平行板電容器的兩極板間電壓為U,帶電量為Q,則( 。
A.電容器電容為$\frac{Q}{U}$
B.電容器電容為$\frac{U}{Q}$
C.電容器帶電量越多,電容越大
D.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越大,電容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關于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伽利略認為,如果沒有空氣阻力,重物與輕物應該下落得同樣快
B.伽利略用實驗直接證實了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C.伽利略采用了斜面實驗,“沖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運動時間的測量
D.伽利略把實驗和邏輯推理和諧地結合起來,從而發(fā)展了人類的科學思維方式和科學研究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0.如圖所示,質量為m=3kg的物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對物塊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當拉力F1=8N時,物塊靜止;當拉力F2=12N時,物塊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塊在F1=8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2)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一對平行金屬板A、B相距為d,分別接在電壓為U的電源上,此時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的油滴恰好靜止在兩板之間,如圖所示.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現(xiàn)將A極板豎直向上移動一小段距離,在這的過程中( 。
A.油滴將向下加速運動,電流計中的電流從b流向a
B.油滴將向下加速運動,電流計中的電流從a流向b
C.油滴將向上加速運動,電流計中的電流從b流向a
D.油滴將向上加速運動,電流計中的電流從a流向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汽車在一條平直公路上行駛,其加速度方向與速度一致.現(xiàn)有加速度減小時的四種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A.汽車的速度也減小
B.汽車的位移先增大后減小
C.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靜止
D.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的速度達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以下說法符合歷史事實的是( 。
A.伽利略總結了導師第谷留下的大量天文觀測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了行星三大定律
B.庫侖采用放大法,利用扭秤裝置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因此被譽為第一個稱量地球質量的人
C.法拉第首先提出了電場的概念,而且為了形象地描述電場,他又引入了電場線的概念
D.牛頓對自由落體運動進行了深入仔細的研究,將理想斜面實驗的結論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體運動是勻變速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物體沿曲線軌跡的箭頭方向運動,AB、ABC、ABCD、ABCDE四段曲線軌跡運動所用的時間分別是:1s,2s,2.5s,3s.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物體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 m/s
B.物體在A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為$\frac{\sqrt{5}}{2}$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體處于A點時的瞬時速度
D.物體在AB段的平均速度與ABCDE段的平均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在正點電荷Q的電場中有M.N、P三點.M、N、P為直角三角形的三個頂點,∠M=30°.M、N、P、三點處的電勢分別用φM、φN、φP表示,已知φMNP,點電荷Q在M、N、P三點所在平面內(nèi),則( 。
A.點電荷Q一定在三角形內(nèi)的某一點處
B.M、N、P、三點電場強度相等
C.PN連線上各點的電場強度相等
D.將負試探電荷從P點沿直線搬運到M點的過程中所具有的電勢能先減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